新華社記者樊曦,、齊中熙
3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很多人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這張新圖上,通往家鄉(xiāng)的路又多了“G”或“D”字頭的高鐵列車,。
年終歲末,,10余條高鐵新線陸續(xù)開通運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跨入“收官之年”時,,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說走就走”的幸福感,。
祖昕就是其中一位??粗埜哞F呼嘯而過,,26歲的他難掩激動之情。
家在張家口尚義縣的祖昕是京張高鐵的一名建設者,。在過去兩年半里,,作為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的盾構機操作員,他見證了清華園隧道的成長和貫通,。
“一直希望能有機會修一條‘通往家鄉(xiāng)’的路,。今天看到這條路通了,感到開心和自豪,。”祖昕說,。
對于祖昕來說,以前去北京得先從縣城坐兩個多小時汽車到張家口,,再坐綠皮火車沿京張鐵路走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而隨著30日京張高鐵、張呼高鐵和大張高鐵同日開通運營,,他只用不到兩個小時就能從縣城到北京,。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的最新統(tǒng)計顯示,到2019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3.5萬公里,,高居世界第一。
僅2019年一年,全國就新增5000公里高鐵,,分布在東西南北多個省區(qū),。
在中原,鄭渝高鐵鄭州至襄陽段,、鄭州至阜陽高鐵,、京港高鐵商丘至合肥段于12月初開通運營,南陽,、周口等城市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在山東、貴州,、四川,,隨著日蘭高鐵日曲段和成貴高鐵宜賓至貴陽段建成運營,臨沂,、畢節(jié)等革命老區(qū)和貧困地區(qū)接入全國高鐵網(wǎng),。
過去一周,多條高鐵開通運營,。26日,,黔常鐵路和昌贛客專雙雙亮相。前者讓恩施,、湘西,、張家界等“詩與遠方”不再遙遠;后者全線設站13座,,平均站間距34.5公里,,基本實現(xiàn)縣縣有站。
29日,,“塞上江南”也傳來好消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條高鐵——銀川至中衛(wèi)高鐵正式通車。作為一名“老鐵路”,,中鐵十九局吳中高鐵項目總工辛忠志參與了銀中高鐵吳忠至中衛(wèi)段的建設,。
“施工時,當?shù)乩相l(xiāng)常常來詢問啥時才能通車,。有了盼望已久的高鐵,,銀川到中衛(wèi)只要1個半小時,非常方便,。”辛忠志說,。
如今,高鐵讓城市與城市,、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的時空距離縮短,,讓許多城市與地域進入了“一小時通勤圈”“兩小時生活圈”和“八小時交通圈”,。
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國家鐵路預計完成旅客發(fā)送量36億人次,,較2012年增長92%,,其中動車組預計發(fā)送旅客23.1億人次,較2012年增長3.4倍,。
不僅如此,,高鐵更帶動了不同區(qū)域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轉型升級,成為區(qū)域發(fā)展和脫貧攻堅的“助推劑”,。
隨著昌贛客專的開通,,著名的“將軍縣”興國縣邁入了高鐵時代。興國縣明旺制衣廠創(chuàng)辦人劉衍明說,,興國原來交通不方便,,貨進貨出花錢花時間,在老家辦廠的人不多,。
他的制衣廠從長三角進貨,成衣之后再運往廣東,。“開車去廣東一般晚上出發(fā),,次日下午到,一個月去3次左右?,F(xiàn)在高鐵通了,,去一趟只要兩三個小時。”劉衍明說,,制衣廠目前有機器100余臺,,工人60多人。不少在深圳務工的村民回流,,選擇在家門口上班,。
而隨著高鐵開通,“‘天鎮(zhèn)保姆’進京也有了新時速,。”特意組織100多名保姆乘30日“復興號”進京的天鎮(zhèn)保姆學校老師熊珈卉說,。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天鎮(zhèn)保姆”是近年來山西省大同市天鎮(zhèn)縣打造的脫貧“金招牌”,,特別是春節(jié)前,,大批“天鎮(zhèn)保姆”進北京、到天津,,能有效解決城市“用工荒”,,并加速地方脫貧攻堅。
“大張高鐵通車后,,1個多小時就能到北京,、返天鎮(zhèn),,讓很多貧困家庭減少后顧之憂,更多人愿意加入家政服務,。”熊珈卉說,。
調圖后,全國鐵路增開旅客列車263.5對,,達到4816.5對,。“隨著更多鐵路線路開通,特別是高鐵線路的開通,,鐵路運輸能力顯著提升,。”國鐵集團客運部主任黃欣說。
“四縱四橫”已經(jīng)建成,,“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越織越密,。不斷更新變化的列車運行圖,讓中國變“小”,,讓夢想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