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晚報記者 趙曉剛
從零起步,,讓“好苗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
7年前,我市開啟了一段“冰雪奇緣”,。隨著北京冬奧會籌辦不斷深入,,“冰雪” 已成為了這座城市又一張叫得響的新名片。當前,,為保持冰雪激情,,我市提前謀劃,正著力挖掘本地“好苗子”,,寄希發(fā)揮帶動效應,, 讓冰雪運動成為新風尚。
走進宣化區(qū)第二中學奧體樓,,走廊墻壁上懸掛著一幅放大的運動健將證書,。對于冰雪班的學生而言,這張證書的主人田雅曉就是他們學習,、追趕的榜樣,。
2015年, 全國唯一一所體教結合的冰雪學校 “張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學校” 在這里正式成立,。經(jīng)過幾年發(fā)展,,學校組建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單板U型場地等五支專業(yè)隊伍,。
由于雪上競技項目風險性很高,,被公認為是“吃青春飯”的運動。也確實,,很多世界名將均是在20歲之前就創(chuàng)造佳績,。時間緊迫,為專心培養(yǎng)有潛力的運動員,,學校冰雪班每年只招收50人,,并先后與吉林體育學院冰雪學院、奧地利基茨比爾滑雪學校簽訂了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聘請國內多名著名滑雪教練來校任教,, 除日常周密的訓練安排外,進入雪季后,,學生還要到崇禮滑雪場進行為期140天的封閉訓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如今,,19歲的田雅曉成為了這里的佼佼者, 不僅選拔到國家集訓一隊,, 而且在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上獲得了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第四名的歷史突破性成績,。 除此之外, 目前學校有32人入選國家滑雪集訓隊,,34人入選河北省滑雪隊,, 在省級及以上級別賽事斬獲192金177銀153銅。如今,,宣化第二中學已成為向市隊,、 省隊乃至國家隊輸送冰雪運動人才的基地。
宣化二中的有益實踐僅僅是我市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縮影,。2015年以來,,我市著力在全市中小學校普及冰雪運動,通過把課堂教學與形式多樣的冰雪實踐體驗和豐富多彩的冰雪賽事活動相結合,,在學生心中埋下“冰雪”的種子,。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市學生冰雪運動會已成為中小學生共同期待的冰雪盛宴。 目前,,我市擁有教育部命名的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就達45所,。 全市冰雪運動基礎從無到有,從有變強的過程,,也是很多青少年從“無感”到“愛上”的過程。
加速推進,,讓“小眾”運動受大眾追捧
雖已是數(shù)九寒天,, 但在經(jīng)開區(qū)“冰之夢”滑冰場室外冰場內卻是人頭攢動,。 很多滑冰愛好者早早來到這里。他們褪去棉衣,,穿著精干,, 一個個俯身屈膝, 兩手背后,, 在400米標準速滑道上輕盈飛馳,。時而,這些“滑友”還默契地排成一隊,,好似一條扭動的長龍,,引得市民駐足圍觀。
在800平方米室內冰場上同樣精彩異常,。一群身穿護具,、手持球桿的隊員們正進行著一場冰球教學賽。他們在冰面上穿梭如飛,,激烈拼搶,,將這項被稱作“勇敢者的游戲”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目前,,我市冰球注冊運動員已有60人,。隨著一年前, 在小學生全國冰球錦標賽中,,我市有13人入選的河北隊獲得全國第六名的成績后,,這項運動引來了更多關注。
“冰之夢”滑冰場是我市推廣普及冰雪運動進程中建設的一座代表性場館,, 于2020年開放后,,年接待量達3萬人次。 厚植冰雪土壤,,不僅要培養(yǎng)運動健將,,提升專業(yè)技能, 還需要在群眾性場地上予以足夠支持,。 自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 我市一直加快推進冰雪場館建設。 根據(jù)各縣區(qū)自然條件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 充分利用現(xiàn)有體育用地和空置場所,,全力推進滑冰館、滑雪場建設,,以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 推動冰雪運動由單季向四季拓展, 真正夯實冰雪運動的群眾基礎。
不久前,, 隨著蔚縣室內滑冰館正式揭牌開館,, 標志著我市室內滑冰館已邁入“20座”行列。 不僅如此,,7年間我市還打造了冰雪運動示范公園22個,,建成冰雪運動培訓基地59家,其中標準冰面滑冰館2座,,真冰非標準冰面3座,,可開展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等項目比賽(活動)和培訓;此外,,我市還建成越野滑雪場6個,, 群眾娛樂雪場31個,力求實現(xiàn)室內滑冰館和群眾性滑雪場的全覆蓋,,讓各縣區(qū)居民“走出家門上冰雪”成為可能的同時,,也加速了冰雪運動在本地的落地生根。
遍地生花,,讓冰雪文化促融進張垣血脈
炊具當冰壺,, 掃把當冰刷……不久前,在被譽為“中國瑜伽第一村” 的張北縣玉狗梁村上演了一場妙趣橫生的“冰壺”比賽,。 20多名村民來到東灘冰面上,, 家中閑置的各種炊具、 燒水壺等紛紛變身鄉(xiāng)村版“冰壺”,,用來投擲擊打固定目標,。天氣雖寒冷,但村民們卻興致不減,,樂在其中,。
點燃冰雪熱情, 在人口稠密的地域,,也在鄉(xiāng)野之間,。 目前,我市雖已累計帶動5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然而在一些鄉(xiāng)村,,卻因距離無法感受到濃郁的冰雪氛圍。 為推動冰雪運動覆蓋城鄉(xiāng)更多角落,,我市積極開展了“冰雪大篷車”百縣千鄉(xiāng)巡回系列活動,,通過流動式教學,, 將冰雪運動器材裝備和專業(yè)知識帶到了農(nóng)民群體身邊, 讓他們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專業(yè)而有趣的冰雪運動,。 當下,,“冰雪大篷車” 活動已走進我市209個鄉(xiāng)鎮(zhèn)、1039個村,。 很多有過“冰雪”體驗的莊稼人也像玉狗梁村民一樣, 舉辦著各自接地氣的活動,,在自娛自樂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成為了冰雪運動的推廣者。
7年積淀,,如今親近“冰雪”已成為很多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隨著我市“冰雪”熱情遍地生花,如今對于“冰雪”的傳播形式已不僅僅停留在體育層面上,。
眼下,, 如何讓來之不易的冰雪運動理念固化下來, 融進人們的血脈里,,成為后奧運時代遺產(chǎn),?挖掘具有本地認同感的冰雪文化無疑是一種更好的解題思路。 如今,, 在冰雪運動覆蓋四季的底蘊下,, 在本地冰雪文化認同不斷增強的氛圍里, 一座盡享冬奧紅利的冰雪運動文化強市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