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執(zhí)行院長俞能海在現(xiàn)場發(fā)布白皮書,。新華網發(fā)(主辦方供圖)
新華網福州9月13日電(劉豐)9月13日,,國內首部聚焦網絡安全人才評價的白皮書——《網絡安全人才實戰(zhàn)能力白皮書-人才評價篇》在福州發(fā)布。白皮書顯示,,用人單位和院校供需兩側都面臨諸多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難題,,其中分別有超三成用人單位在網絡安全人才評價方面受到資源和精力限制。
作為《網絡安全人才實戰(zhàn)能力白皮書》(2022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已發(fā)布攻防實戰(zhàn)能力篇)的第二篇章,,本次白皮書著眼于網絡安全人才評價,,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網絡空間安全組)、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單位參與編撰,。白皮書基于2243份一線網絡安全從業(yè)人員,、網絡安全相關專業(yè)在校學生,、授課教師的問卷調研,以及22530條網絡安全競賽演練及考核數(shù)據(jù),,從用人單位和院校供需雙重視角,,分別梳理了相關網絡安全人才評價的需求與現(xiàn)狀。
在人才評價的需求側方面,,白皮書顯示,,網絡安全人才聚焦效應明顯,經濟支撐力強的省市展現(xiàn)了較強的人才吸引力,。北京占比最高,,達10.9%,廣東,、上海,、浙江分別占10.7%、5.6%,、5.2%,。
網絡安全人才評價工作精力投入情況。新華網發(fā)(主辦方供圖)
用人單位網絡安全人才評價年均預算情況,。新華網發(fā)(主辦方供圖)
從評價開展情況上看,,37%的用人單位投入網絡安全人才評價工作的精力在5%及以下;32%的用人單位在網絡安全人才評價方面“無預算”,;同時評價激勵制度缺乏,、加薪/晉升兌現(xiàn)緩慢,也成為了網絡安全產業(yè)的短板,,用人單位對網絡安全人才評價的重視程度亟需加強,。同時,受制于缺乏統(tǒng)一的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找不到科學有效的人才評價方法等,,用人單位在評價實踐環(huán)節(jié)也暴露出多種問題。
在人才供給側方面,,白皮書指出,,本科及以上院校是培育網絡安全人才的主力軍,培養(yǎng)了90%的網絡安全新生力量,。網絡安全競賽演練成為了院校評價網絡安全人才實戰(zhàn)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網絡安全競賽中,獲獎和院校獎勵關聯(lián)占比情況,。新華網發(fā)(主辦方供圖)
雖然各大院校在推進網絡安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網絡安全產業(yè)起步較晚,作為交叉性,、復雜性學科,,院校普遍面臨理論課程壓力大,、實踐教學環(huán)境有限等挑戰(zhàn),院校網絡人才評價體系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限制了人才評價的準確性和指引性,。其中評價維度單一、缺乏實戰(zhàn)能力評價,、獎勵機制不完善,、學業(yè)成績占比太高較為明顯。
建立專有的網絡安全人才實戰(zhàn)能力評價體系,,是院校和用人單位共同的呼喚,。數(shù)據(jù)顯示,分別有82%的院校,、64%的用人單位希望針對網絡安全人才的實踐能力,,設置特有的評價體系。
結合調研成果以及編委專家在人才評價工作方面的實踐積累,,白皮書提出網絡安全人才實戰(zhàn)能力評價ASK-P三維結構模型,。在崗位維,按照工作任務差異,,劃分為網絡安全管理,、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安全運營,、網絡安全審計和評估,、網絡安全科研教育五個類別;在內容維,,按照人才綜合評價要求,,劃分為意識、技能,、知識和實踐四個方面,;在層次維,按照人才能力,、水平差異,,劃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每個維度的空間曲面中還包含崗位描述、崗位要求,、崗位分層級方式,、評價指標、有效的評價方式等。
不僅如此,,考慮到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的落地性,、易操作性,,以及不同類別崗位的實際情況,,白皮書提出了“三級九層”的概念,建議在開展評價工作時,,在三個等級的基數(shù)上,,將每個等級繼續(xù)細分為二或三層,以此幫助網絡安全人才按圖索驥,,找到正確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幫助各單位精準區(qū)分網絡安全人才的能力和素質,科學開展網絡安全人才評價,,構建塔頂尖,、塔體強、塔基厚的人才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