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女,定州市楊家莊鄉(xiāng)大漲村人,,現(xiàn)年39歲,。自小父親有病,11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一年后,母親改嫁,,張娟和妹妹與80歲的老奶奶一起生活,,生活十分貧困。
因生活無助,,在巨大的壓力下,,17歲的張娟經人介紹與本村比她大10歲的孟增永結婚,當時的條件就是撫養(yǎng)張娟的奶奶和妹妹,,當時,,她的妹妹14歲。兩年后,,張娟的奶奶去世,,辦完奶奶的喪事后,張娟又承擔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她把妹妹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幾年后,妹妹也結婚了,,當時也是十幾歲,,之后,她的生活壓力稍有減輕,。
張娟結婚后,,先后生下女兒和兒子,丈夫孟增永在工地上打工維持家里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還過得去??墒呛萌兆邮悄敲炊虝?,2001年5月,,張娟家大難臨頭,她的丈夫在保定一建筑工地上打工時不慎從樓上掉了下來,,摔成高位截癱,,經過多方治療都毫無成效,身體全無知覺,,只有兩條胳膊能動,,大小便完全失禁。當時,,張娟只有26歲,,她的女兒6歲,兒子才4歲,,公婆都將近70歲了,,在孩子最需要照顧、家里最需要花錢,、老人馬上需要有人養(yǎng)老的時候,,頂梁柱卻塌了,那段日子,,張娟整日以淚洗面,,對生活感到了絕望。這時候村里有不少人在背后猜測并議論紛紛,,說她這么年輕,,肯定支撐不了多久,就會另有打算,。但是從小飽受苦難的張娟沒有被困難嚇倒,也沒有自私的只為自己打算,。因為兩個孩子還小,、丈夫也需要她照顧,再苦再難日子還得要過,。
在公婆的幫助下,,張娟擔起了這個家,丈夫高位截癱后,,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覺,,只有兩條胳膊能動,自己坐不起來,,剛開始的半年,,都是張娟一口一口喂他吃飯,每天都要幾次為他按摩腿,、腳,,不然因血液不通,,腿腳就會爛掉,大便不通的時候還要給他掏大便,,小便的時候用導尿管導尿,。張娟每天身心疲憊。半年之后,,才去掉導尿管,,之后經過日復一日的幫他鍛煉,現(xiàn)在已經能自己吃飯了,。
除了照顧丈夫外,,她就靠種地、種菜,、打零工,、冬天長蒜黃來維持生活,種蒜黃是冬天種,,該收割的時候晚上要割到11點,,早晨5點就要去賣。夏天不種蒜黃的時候除了種自家的地,,有時間就去打零工,,一年四季沒有空閑的時候,因為孩子越來越大,,要供他們上學,。看到她一個人扛起生活的重擔,,街坊鄰居都很佩服,,也有的人明里暗里試探過她有沒有別的想法,說實話,,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她也有過動搖,但是想到夫妻雙方就是應該互相幫扶,,丈夫有難了,,做妻子的就應該盡妻子照料和撫助的義務,還有老人和孩子也都需要她,,因此她咬牙堅持著,。雖然付出了這么多,但因為她丈夫常年臥病在床,,煩躁上火,,還經常給她發(fā)脾氣,甚至拿起夠得著的東西投向她,,和她大吵大鬧,,而張娟因為丈夫有病不得不天天躺在床上難免心情煩悶,,對他很理解,一直遷就他,。
2007年,,婆婆因病去世,她的負擔更大了,,除了干農活,、打零工,還要做飯收拾家務,,給丈夫端屎端尿,,供兩個孩子上學。丈夫有時還會生病,,有時候尿不出尿,,身體腫,她便著急的去找醫(yī)生,,因為弄不動他,,就向醫(yī)生描述病情為他抓藥,病得厲害時再找人幫忙送他去醫(yī)院,。她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四年如一日的堅持著,,現(xiàn)在她的公公也82歲了,,女兒在外地讀大專,兒子讀高中,,她還得更加拼命的掙錢供兒女上學,,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日子還要一天天地過下去,,而張娟也樂觀的堅持著自己的生活,。
2016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