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苦難就像一道道門檻,,隨時可能出現(xiàn)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些人因苦難而頹唐,,有些人因苦難而奮起,。在西城鄉(xiāng)西城莊村的一個普通農家里,母親早年去世,,年邁的父親支撐著殘缺的家,,家中姐弟倆相繼考上重點大學……他們用勤奮刻苦與命運抗爭,他們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健康成長——
7月18日,,西城鄉(xiāng)西城莊村70歲的郝留計老人匆忙到鄰居家接兒子郝杰打來的電話,。“爹,,告訴你個好消息,,我剛從網上查了,我被河北大學錄取了,!”暑期在保定打工的郝杰激動地告訴父親,,郝留計禁不住老淚縱橫。他的眼淚既是為兒子高興,,更是對幫助過他們的社會各界好心人的感恩,。
郝留計是西城莊村一位勤勞樸實的農民,在街坊四鄰眼里,,他是個熱心老實的莊稼人,。郝留計有兩個勤奮好學的兒女,郝麗紅和郝杰,。郝麗紅于2007年考入燕山大學,,今年弟弟郝杰又被河北大學錄取。然而,,這對優(yōu)秀學子的家庭卻是極為貧困,。郝麗紅出生時,父親郝留計已經47歲了,,郝杰出生時,,郝留計已年過五十,。因為郝麗紅的母親體弱多病,不僅干不了農活,,還需要人照顧,,郝留計不能像別人一樣外出掙錢,只能靠種田維持生計,。2003年,,郝麗紅的母親因病去世,因為多年給妻子看病,,郝留計家里已是一貧如洗,,妻子的喪事都是街坊四鄰湊錢辦的。
盡管歲數(shù)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不好,,但郝留計仍堅持靠種地供兩個孩子讀書,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鄰居龍秀芳說:“郝留計可是個大好人,平時誰家有活他都搶著干,,幫了忙連口飯都不吃就走,,為了供兩個孩子念書,一年到頭舍不得吃油,,冬天沒錢買煤,,都是拾柴禾取暖……”就是這樣,郝留計從牙縫里一分分的省下錢來,,艱難的供孩子上學,。隨著姐弟倆相繼讀高中上大學,僅靠勤儉和幾畝地的收入根本無法維持,。為了緩解家里的壓力,,郝麗紅邊讀書邊打工,發(fā)廣告,、洗碗,、做流水線工人……無論多苦的活她都能干,每年一千多元的收入貼補著家用,?!昂⒆觽兩蠈W需要錢,自已六七十歲的年紀,,靠什么供?。俊焙铝粲嫊r常為錢犯難,。
正當郝留計一籌莫展時,,西城鄉(xiāng)黨委政府向他們伸出了援手,。在偶然獲悉郝留計一家人的情況后,西城鄉(xiāng)黨委政府對郝留計一家展開系列幫扶活動:為他們一家辦理了農村低保,,解決了他們的生活之憂,。2009年3月27日,時任西城鄉(xiāng)黨委書記的楊曉和時任鄉(xiāng)長的高明將飽含全體機關干部愛心的2870元捐款送到郝留計家中,,解決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平時逢年過節(jié),鄉(xiāng)民政部門還會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
同時,,本報對郝麗紅姐弟勤奮自強的事跡進行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一些熱心市民紛紛表示,,愿意幫助這對姐弟完成學業(yè),。遠在秦皇島的定州籍老鄉(xiāng)、六屆政協(xié)委員,、河北世極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保慶表示,,愿意資助郝麗紅大學的學費,并于2009年8月資助了第一筆學費5000元,。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單位的有關領導也到郝留計家走訪慰問……在社會各界的關愛和幫扶下,郝麗紅姐弟更加努力學習,,今年郝杰以文科550分考取了河北大學,。
7月19日,已經到龐村鎮(zhèn)任職的楊曉再次來到郝留計家中,,送去了米,、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郝留計老人緊緊握著楊曉的手哽咽著:“俺不知道說啥才好,,感謝黨,,感覺政府……要不是黨和政府這么幫我們,俺這兩孩子早沒法念書了,!”楊曉拉著老人的手說:“老人家,,您千萬別這么說,扶危濟困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幫助困難群眾脫貧更是基層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當聽到郝杰被河北大學錄取的消息后,楊曉高興地說:“我們已經聯(lián)系了慈善會,,準備為郝杰申請‘張建軍寒門學子救助基金’,,黨和政府絕不會讓這么勤奮刻苦的孩子輟學的!”
雖然有
各界的幫扶,,但郝麗紅姐弟還是去了保定打工,?!拔覀兇蛐难蹆豪锔屑み@么多的好心人,但我們不能總向別人伸手,,總依靠別人幫助,,我們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掙點錢!”姐姐郝麗紅在電話中對父親說,。“我家是絕對的困難,,但不是長久的困難,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幫我們度過這個難關,,不出五年,,我家定能自理,盡管不會是很富裕,,但我們樂意伸手去幫扶他人,,回報社會……”在郝麗紅、郝杰向慈善會遞交的特困申請書中,,我們看到這樣激勵人心的語句,。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扶下,,這對姐弟一定能順利完成學業(yè),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記者 賈旭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