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到醫(yī)院探望病人,,看到兩位住院的老人身處不同的境地,。同樣是年逾七旬的老太太,一位老人的三名子女服侍的體貼周到,,給老人洗臉,、洗腳、擦身,,還不時給老人講講笑話,,雖然他們的家境不是很好,但老人卻時常開懷大笑,,一家人和諧融洽,。而另一位老人的幾名子女穿著講究,生活條件明顯好許多,。這家人每天從飯店里點菜讓老人吃,,可喂老人吃飯時卻冷言冷語,老人經(jīng)常被子女嚇唬得不知所措,,臉上表情木然,。看著眼前的兩位老人,,筆者不禁心生感慨:孝老敬親不僅是讓老人衣食無憂,,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精神家園,要用心孝敬,。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zhì)贍養(yǎng)不再是老人的最大需求。然而,,另一個問題卻困擾著許多老人,,子女成家立業(yè)后一個個離開家,或者身處外地,,或者工作繁忙,,很少回家與老人團聚。加之,,如今許多老人居住的是小區(qū),,鄰里之間來往減少,老人們的活動和精神好象都被禁錮在鋼筋混凝土的框架內(nèi),,如果子女再忽視對老人內(nèi)心的關心,,他們很可能出現(xiàn)心理異常。有些人覺得,,自己不能在老人身邊盡孝,,就多給老人匯錢、買東西,,以為用物質(zhì)形式補償即是盡心贍養(yǎng)和盡孝了,。其實不然,,贍養(yǎng)老人若僅局限于物質(zhì)層面,老人會感到親情的疏遠和冷落,,精神上的孤獨和苦悶,。步入晚年的老人,精神上往往顯得孤獨而失落,,子女要理解并尊重老人,經(jīng)常和他們聊聊天,,讓老人舒懷開心的生活,。
孝老敬親需用心。當事業(yè)有成時,,再忙也要給老人打個電話報喜,,讓老人分享你的快樂。當節(jié)假日時,,一定要回家看看,,陪老人說說話,聽聽老人的嘮叨話,,為老人做頓可口的飯菜,,讓老人感覺到子女的愛。當身處他鄉(xiāng)時,,一定要多打幾個電話,,向老人噓寒問暖,即使不能身前盡孝,,也要用語言溫暖老人的心……“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愿這種美德在新時期發(fā)揚光大,讓老人們都能開開心心安度晚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