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張鐵成是市供電公司叮嚀店供電所的一名普通員工,,負責業(yè)務受理,、財務賬目、庫房以及后勤管理等多項工作,。過硬的專業(yè)技術讓他成為供電所眾人皆知的“難不倒”,。幾十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使他贏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譽。
“要說這么多年了,,最對不起的就是愛人和孩子,,家里承包了11畝責任田,為了工作,,家里和地里的活我很少管,,全靠愛人一個人,農忙時我?guī)缀鯊奈粗^家,,實在忙不過來就雇人幫忙,。”說到這些,張鐵成的眼睛有些濕潤,。
1997年,,張鐵成的愛人得了重病,兩個孩子中大的十幾歲,,小的只有九歲,。他又要照顧病人,還要照料孩子,,幾個月下來瘦了十幾斤,,實在忙不過來了,就請大哥幫忙,。不久,,他的愛人病重去世了,在承受喪妻之痛時,,他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那段時間一連吃掉了十幾箱方便面,可是所里的工作卻一天都沒耽誤過,。
有一年,,孩子上高中住校,,患了感冒,吃了好幾天的藥也不見好,,還發(fā)起了高燒,,一度燒到了41℃。孩子給張鐵成打電話:“爸爸,,你過來看看我吧,,我特別想你。”可當時正是整理會計賬目,、向公司上報報表的時間,,要是請了假,肯定會耽誤工作,,張鐵成狠狠心,,把孩子托付給在城里的妻弟。等忙完工作再去看孩子時,,孩子已經在醫(yī)院打了三天點滴,。
和張鐵成說話,最多的一句就是“干事就要拿事當事干,。”話雖普通,,但意義很深刻。2010年6月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傾盆而降,,剛剛到家的張鐵成說聲“不好”,連雨衣也沒顧上穿便騎著那輛破舊自行車返身沖進了雨中,。原來,,供電所庫房的房頂最近才鋪的油氈,他是不放心庫房里前一天才存放的物料,。由于雨大路滑,,加之心急,自行車連同人一起陷入路邊的泥坑中,,腿上碰的血淋淋的,,他忍住疼痛,硬是冒雨趕到了供電所,。“像這樣的情況,,我都遇見了兩三次。”同事劉輝動情地說,。
2011年,,張鐵成在上班的路上不幸出了車禍,大腿骨折,傷情嚴重,,到石家莊做了手術,。術后十幾天,他惦記著所內的賬目要上報,,主動給所長打電話,,“報表怎么樣了?別人不熟悉,,別出了差錯,我還能堅持,。”就這樣,,所長把筆記本電腦送到了他的病床前。
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寒來暑往,,有多少次帶著朝露為同事們準備施工所用的備品備件,有多少次頂著月光在所內清點核對庫房的工器具,,還有多少次在燈下熬夜整理賬目,,他已經記不清了。為了工作,,田里的地該澆了,,肥該施了,他顧不上去做,;為了工作,,妻子病了,他不能在床前時刻照顧,,只能托付給家人,,下班后才去陪護……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家人埋怨,、不理解,,他也總是默默承受著,從不言悔,。
張鐵成初中畢業(yè)就參加了工作,,他被大伙兒親切地稱為“沒有文憑的會計大拿”。從一個初中畢業(yè)生到供電所眾人公認的全能型會計人才,,靠什么,?就靠幾十年孜孜不倦的認真學習和刻苦鉆研。
“要干就要干出個樣子,,干出個名堂……”工作中的張鐵成總是那么倔,。隨著公司MIS系統(tǒng)的安裝使用,微機走向了供電所的每一個崗位。50多歲的他,,硬是從開始連鍵盤都不會用直到能熟練應用WORD,、EXCEL等辦公軟件。2010年,,根據上級工作安排,,SG186營銷系統(tǒng)正式上線,并逐步應用到客戶電力營銷服務中,,各項業(yè)務都需要在微機上按照流程進行操作,。張鐵成每天都攜帶著一個筆記本,不會就學,,不懂就問,,隨時學習、隨時記錄,。翻開這個小本子,,上邊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記錄著各種業(yè)務知識,。為了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系統(tǒng)中查一個數據,有時候需要翻開本子和電腦反復對照,,微機盯得時間久了,,眼前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但他堅信,,只要有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用心,,沒有攻不破的堡壘。在他擔任會計15年間,,賬目清楚無誤,,從未出過一次差錯。由于對待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肯干,,張鐵成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工作者,還榮獲保定供電公司“農電服務明星”的稱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