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咸菜,一人一碗白水煮面條,,就是小澤玉和太奶奶的午飯,。黨超攝劉澤玉和同學(xué)一起學(xué)習(xí)?!醣緢笥浾邨顏喓?br />
通訊員黨超
每個人的童年應(yīng)該是幸福而快樂的,,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快快樂樂地成長……可對于磚路鎮(zhèn)清辛莊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劉澤玉來說,,童年卻是那樣的黯淡無光,。在班里,她是班長,,是老師眼里的好學(xué)生,;在同學(xué)眼里,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xué),;在太奶奶眼里,,她更是一個貼心的“小棉襖”……就是這樣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孩子,,本應(yīng)該和其他同學(xué)一樣享受父母的疼愛和家的溫暖,她卻因為父母的離開和爺爺奶奶的相繼去世而陷入了困境之中,。“姑姑和太奶奶是我的依靠,!”
劉澤玉的爸爸是落戶到磚路鎮(zhèn)南古山村的,在她快兩周歲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媽媽和爸爸狠心地丟下了她,蹤跡全無,,至今杳無音信,,再也沒有和家里聯(lián)絡(luò)……從此,劉澤玉就成了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07年,,劉澤玉的爺爺因病離開了人世,,2009年,她的奶奶也突發(fā)急病去世,。那是一個異常陰冷的冬天,,平時疼愛自己的奶奶也離她而去,再次將這個只有十歲的小女孩推向了崩潰的邊緣,。劉澤玉的兩個姑姑都已成家,,小姑姑劉文紅嫁到本村,看著日漸蒼老的奶奶和可憐的小澤玉,,便主動挑起了照顧祖孫倆的重?fù)?dān),。“姐姐不負(fù)責(zé)任地走了,丟下這可憐的閨女,,我父母也沒了,,現(xiàn)在我就把澤玉當(dāng)成自己的閨女,就算再難,,我也要供她上學(xué),!”平日祖孫倆的日常開銷全部由劉文紅承擔(dān),可畢竟她也有自己的家庭,,上有公公婆婆,,下有一對兩歲的雙胞胎兒子,生活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小時候,,劉澤玉還吵著要找爸爸和媽媽,如今13歲的她已習(xí)慣了這樣的生活,。每當(dāng)人們問到家里有什么人時,,她總是強忍著淚水回答:“我只有姑姑和太奶奶,。”對她來說,姑姑和太奶奶就是她最親最愛的人,。
知道家里經(jīng)濟條件差,,也知道姑姑家生活不容易,劉澤玉便主動承擔(dān)起了家務(wù),??蓪τ谒齺碚f,最大的夢想就是能一直讀書,,上大學(xué),,“只有書念強了,才能報答姑姑和太奶奶,!”簡短的幾句話,,卻能透出她想改變生活現(xiàn)狀的堅毅決心。“孩子,,我還能陪你幾天,?”
平日里,人們都習(xí)慣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個家庭的貧窮,,可在劉澤玉的家,,房子不很舊,不僅有全套的家具,,還有日常用的家電,,可盡管如此,,還是讓記者感到凄涼,。只有貼在墻上的張張獎狀,才昭示出一線活力和希望,。在這樣的一個家里,,只有一位81歲的太奶奶和一個13歲的小女孩,她們相依為命,。除了那些家具是澤玉媽媽結(jié)婚時置辦的,,偌大的一個家,看起來是那么冷清,,祖孫倆的生活極其清苦,。“以后你們一定要幫幫澤玉,她真是個懂事兒的好孩子,,是個念書的好材料,,我這都是要入土的人了,還能陪孩子幾天,?真怕挺好的一個孩子耽誤在我這老太婆手里,!”記者一踏進家門,,說明來意,劉澤玉的太奶奶趕緊放下?lián){面杖,,顫巍巍地迎上來,。
親人的相繼離開讓劉澤玉變得很是膽小。一天太奶奶生病了,,躺在炕上,,她哭紅了雙眼:“太奶奶,你千萬不能死,,你死了,,我怎么辦?”老人抹著眼淚說,,“到了晚上,,孩子都不肯睡覺,恐怕我有什么事兒,,過一會兒就叫我───太奶奶你好點兒了嗎,?太奶奶你喝水不?這孩子是被嚇怕了呀,!我都80多歲的人了,,真要是哪天走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可憐的孩子,!要是能有好心人幫幫我們澤玉,,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生活雖然艱辛,,但在姑姑和太奶奶的呵護下,,劉澤玉逐漸長大,變得越來越懂事,。放學(xué)一回家,,見太奶奶搟好了面,爐子上的水也燒開了,,她就急忙放下書包幫太奶奶煮面,。寒冷的冬天,祖孫倆只靠廚房的蜂窩煤爐子做飯取暖,,屋里的炕冰涼的沒有一絲暖意,。“平時澤玉不在家我就不打開爐子,一天下來還能省一塊煤,,我這歲數(shù)了,,冷點兒也不怕。”
一人一碗面條,這就是祖孫倆的午餐,,桌上還有咸菜和早上喝剩下的玉米粥,,廚房里堆著幾棵白菜,還有兩半袋兒玉米面和白面,。“平時我們做點玉米粥,,冬天就自己蒸點饅頭,炒點白菜,,澤玉從來不抱怨,。家里實在困難,也給孩子買不來好吃的,,她姑姑有時候也給我們買肉和菜,,可她也不容易啊,我們這一老一小的,,拖累的她也不輕了,,我不忍心啊,!”
祖孫倆的生活也牽動著大家的心,。去年冬天,劉澤玉得到了好心人1000元的救助資金,;市人武部的領(lǐng)導(dǎo)到她家送去了慰問品,;村里給劉澤玉的太奶奶辦理了低保,逢年過節(jié)還送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學(xué)校為她減免了資料費,;寒冬時節(jié),鄰居們擔(dān)心祖孫倆,,有的給拉來玉米秸稈和玉米皮,,讓老人燒火取暖,有的怕路滑,,每天給老人提水……這一筆筆“感恩帳”,,老人都一一記在心里,。“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
在采訪過程中,,只要一問起家人的問題,,劉澤玉就默默地掉眼淚,不說一句話,。爸爸媽媽的去向,,是她長期以來最不愿意提及的話題。從小以來,每當(dāng)看著別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她就問太奶奶:“奶奶,,為什么他們有爸爸媽媽,我怎么沒有,?我的爸爸媽媽呢,?”父母走時,她還不到兩周歲,,在她的腦海里,,父母的形象是那么的模糊。在她的“字典”里,,似乎根本就沒有“父親”和“母親”的概念,,可是,幼小的她多么需要親人的關(guān)愛,,多么需要父母的關(guān)懷,,多么需要家庭的溫暖,哪怕只是一個擁抱也好……
小時候的劉澤玉有時也會抱怨,,為什么別人都有爸爸媽媽疼,,而她卻沒有;為什么別人都有零花錢,,而她卻沒有,。如今劉澤玉長大了,懂事了,,她看到生活的艱辛,,更感受到太奶奶拉扯她是那么的不易。“別的孩子去買零食,,澤玉從來也不要,,這孩子知道家里的條件,也知道她姑姑掙錢辛苦,,給我們的錢得上學(xué),,得吃飯,從來不亂花,。”劉澤玉的太奶奶還告訴記者:“別看她平時什么也不說,,哪會兒也不提她爸媽??晌抑?,她不說是怕我上火,可有時候晚上做夢她都在喊媽媽,!這孩子心里苦?。∷龐屪叩臅r候孩子剛會說話,現(xiàn)在,,她想叫一聲媽,,連個答應(yīng)的人都沒有啊,!”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二十年前的“催淚彈”《媽媽再愛我一次》感染了那個時代,,片中小強的哭喊至今仍讓人辛酸,。可記者看來,,小強要比小澤玉幸福得多,,因為小強知道他的媽媽是誰,知道他的媽媽在愛著他,,可小澤玉連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哪里都不知道,。在這里,記者替小澤玉大聲地喊一聲:“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孩子是你們的親生骨肉,也許你們的離開有這樣或那樣的苦衷,,但這都不能成為對孩子不負(fù)責(zé)任和做出深深傷害的理由,。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小澤玉的爸爸媽媽,,你們聽到孩子的呼喚了嗎,?
(愛心熱線2587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