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人民醫(yī)院“愛心媽媽”張婕
見習記者趙子超 趙夢怡
大年初九,張婕一大早就為兩個“兒子”換上新衣服,帶著他們來到市人民醫(yī)院健康體檢處做體檢,?;灐⑿仄?、心電圖、內(nèi)外科……檢查過程中,,張婕一直陪在孩子們身邊,。
今年35歲的張婕是市人民醫(yī)院的一名普通職工,從事醫(yī)務工作已有11年,。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和一個9歲的兒子,,四口之家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2012年,,在市婦聯(lián)舉辦的一場“愛心媽媽”志愿者招募活動中,,張婕積極響應號召,成為我市第一批“愛心媽媽”志愿者,。就是在這次活動中,,她認識了兩個新“兒子”張明、張亮(化名),。
張明,、張亮是楊家莊鄉(xiāng)東馬家寨社區(qū)的一對孿生兄弟,在他們年僅3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兩個孩子失去了父母。不久,,他們的爺爺也離世了,,從此,他們只能和奶奶相依為命,,過著異常貧苦的日子,。
“在得知兩個孩子的不幸遭遇后,我真是一宿一宿地睡不著覺,。也許是一種緣分,,一見到這兩個孩子,我打心眼兒里感覺親切,。”說起第一次見到兩個孩子的情景,,張婕記憶猶新。
自從與張家兩兄弟結(jié)成幫扶對子后,,兩個孩子便成為張婕心中割舍不下的牽掛,。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關心和疼愛,小哥倆性格顯得有些內(nèi)向、不善言談,,缺乏安全感,。為了幫助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張婕可謂費盡心思,。由于平時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經(jīng)常看望孩子們,,她就抽晚上的時間給他們打電話,,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努力做一名學習優(yōu)秀,、健康快樂的好孩子。
正是有了“愛心媽媽”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思想上諄諄的教誨,,張明、張亮真切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他們逐漸學會了如何與同學,、朋友相處,漸漸地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既然選擇了做一名愛心媽媽,,就應該承擔起母親的責任。不僅要對孩子們的生活噓寒問暖,,還要通過面對面,、心連心的交流,真正走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教育和引導他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張婕說,。
2013年端午節(jié),,張明偷偷地問奶奶:“咱們包了粽子給張媽媽送去點好嗎?”奶奶故意反問道:“為啥要給張媽媽呀,?”他睜著大大的眼睛對奶奶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張媽媽這么幫助咱們,咱們當然也要對她好,!”張婕知道了這件事情后特別感動,,更加堅定了她做“愛心媽媽”的信念。
2014年“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在醫(yī)院忙了一上午的張婕,,顧不上吃飯就直接來到東馬家寨社區(qū),接上“兒子”們直奔商場。她為兩個孩子買了他們喜歡的圖書,、文具和食品等,,還帶他們到博物館、開元寺塔游玩,。
當她拉著張明的手過馬路時,,發(fā)現(xiàn)他的手上有一塊大大的傷疤。頓時,,張婕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難過,,她把孩子的手握得更緊了……而兩個孩子能在“六一”節(jié)日見到“媽媽”,則是非常驚喜,,他們緊緊拉著“媽媽”的手不愿放開。
母愛的溫暖,,點亮了兩個孩子心中那盞希望的明燈?,F(xiàn)在,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文體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為快樂成長的小雛鷹。
“張婕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她對兩個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們非常感動,也激勵著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市人民醫(yī)院婦委會主任侯月平說,。張婕用她真誠的付出,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2014年她被評為“河北省優(yōu)秀志愿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