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語聾兒語言康復學校的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他們,,擁有世上最純凈的雙眸,,只一眼就能凈化人的心靈;他們,,擁有世上最燦爛的笑容,,只一抹就能溫暖所有的冰冷。然而,,他們的世界卻是寂靜無聲……這群被遺忘的天使,,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聾兒。“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市思語聾兒語言康復學校,,走近這些可愛的孩子,感受他們在陽光下燦爛的笑臉,,感受特教老師的艱辛―――
本報記者程 文昭張玉鳳
“蘋果,,蘋果……”在思語聾兒語言康復學校的一間教室里,孩子們響亮的聲音回蕩著,。這十幾名聾兒發(fā)出的聲音,,盡管還不是很整齊,但康海婷老師的臉上仍然露出滿意的笑容,,她為孩子們一天天的進步感到欣慰,。
在單訓室內,黃雯老師正為俊俊進行聽覺訓練,。3歲的俊俊來康復學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只見黃雯一只手遮住自己的口型,大聲讀出了:“冰箱”,;她用另一只手指著畫冊,,讓俊俊指認??】∷伎剂艘幌?,伸出小手準確地指著冰箱的圖案,,然后投給老師一個燦爛的笑容,。黃雯微笑著為他伸出大拇指。
“小手舉起來,,小手背后面……”在另一間教室里,,孩子們坐成兩排,老師一邊唱著兒歌,,一邊帶領學生做著動作,。這種邊游戲邊學習的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聽覺能力。
此時,,在這所語言康復學校,,還有許多學生上著不同的課……
雖然身處無聲的世界,但他們依然發(fā)出了天使的聲音
市思語聾兒語言康復學校創(chuàng)辦近8年來,,一直致力于聾兒語言康復,、輕度智力障礙康復、孤獨癥康復的專業(yè)訓練,,學校會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設計安排課程。
“現(xiàn)在,,學校的60余名學生中有40個聾兒,,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兩歲半,。來這里做康復訓練的孩子,,多數(shù)由于重度耳聾導致了語言能力落后。”校長黃鳳潔介紹說,,“聽力康復不僅僅是戴助聽器那么簡單,,很多孩子從小失聰,他們對聲音基本沒有概念,,對突然聽到的一切聲響也會感到恐懼,。”
據(jù)介紹,聾兒康復是一個漫長,、痛苦,、艱辛的過程,孩子們每發(fā)出一個音節(jié),,都需要老師千百次地輔導,。同時,由于聽不到聲音,,有些孩子變得孤僻,、敏感,需要老師用媽媽般的關愛,,無比堅韌的毅力,,一點點融化聾兒心靈的堅冰。
8歲的張一航就是代表之一,。2013年,,張一航來到學校。“剛來學校的時候,他注意力不集中,,每隔幾分鐘就要舉手上廁所,。”康海婷回憶說,“而且他的助聽器也不太合適,,對外界的聲音幾乎沒什么反映,。”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復訓練,學校老師在多次跟一航父母溝通的同時,,加強了對他的語言訓練,。他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就把黃豆和黑豆混在一起,,讓他分撿豆子,;他對聲音沒反應,老師與他面對面千百遍地重復一個詞,,讓他看口型,,感受聲音的震動。漸漸地,,他舉手上廁所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在更換了助聽器后,,小一航更是有了很大進步,,現(xiàn)在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
“聾兒特教工作,,最困難的階段是孩子第一次發(fā)出聲音,。有的需要兩個月,有的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黃鳳潔說,,“每當聽到孩子們喊出第一聲‘媽媽’,我都忍不住流淚,。”盡管從事了多年的康復工作,,那份感動依然讓她不能自已。
老師用愛喚醒他們的耳朵,,他們用微笑回饋整個世界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她的芬芳,。”康海婷說,“在我眼里,,這里的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雖然他們有時表達不出來,但他們與正常孩子同樣的天真,、善良,、純潔、可愛,。”
新入學的女孩晨晨只有兩歲半,,生活還不能自理,連吃飯都要老師一口一口地喂,。“一次中午喂飯時,,老師有事離開一下,坐在旁邊的俊俊看到了,,就端起晨晨的飯碗,,學著老師的模樣喂晨晨吃飯。”康海婷眼含淚光地說,,“看到這一幕,,我真的非常感動,孩子們總是在不經意間讓我們感受到這世上最純真,、最善良的愛,。”
在這里,讓老師們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今年母親節(jié),,好多孩子都為老師制作賀卡,我把收到的賀卡都收藏了起來,。”說話間,,黃鳳潔從檔案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疊賀卡向我們展示。在一個用A4紙折的小信封上,,用彩筆畫著一個禮物盒,,打開來,一封工工整整的信便呈現(xiàn)在眼前:“親愛的黃媽媽,,感謝您這些年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我們心中,,您永遠是最棒的媽媽……”
每當提及殘障兒童,許多人或許會覺得他們很可憐,。然而,,在這群孩子身上,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他們的開心與無邪,。“每當看到孩子們清澈的眼神,、天真的動作、調皮的表情,、燦爛的笑容,,我就特別幸福。”黃鳳潔說,“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幫助他們,,讓他們能聽到聲音,學會說話,,和正常孩子一樣走進學校,,讓孩子們通過努力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