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十佳教師”實驗中學教師楊麗先
實驗中學教師楊麗先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從教17年,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她摯愛的教育事業(yè),,把勤勞和智慧全部播撒在平凡的三尺講臺,。
楊麗先,,1996年入黨,,1998年畢業(yè)于保定師范專科學校數學系,,曾在晏陽初中學任教,,2002年調入實驗中學。自從踏上三尺講臺,,她就始終把“以情育人,,以行導人,以愛啟智”作為最根本的教學準則,。
“我們學校學生的入學成績相對較差,,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差生’。很多家長這么認為,,很多同學自己也這么認為,。”楊麗先說。但是,,她卻不這么想,。她覺得,高中教育是一個新階段,,孩子們在這里會開啟全新的人生,。
“來到我班的每一名同學,,我都認為是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品格美好,,潛力無窮,。”每當新生入學時,楊麗先就時刻給同學滲透這樣的理念,,“你是最優(yōu)秀的,!你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忘掉了以前的自己,,改變了自卑心態(tài),,摒棄了破罐破摔的思想,變得越來越樂觀,、積極,、向上。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高中生學習內容多、壓力大,,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看著孩子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得最簡單,、穿得最樸素,說實話,,我真是心疼他們,。”楊麗先說。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楊麗先經常組織包餃子,、拔河比賽、籃球比賽等課外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到人人動手,,溫暖如家的感覺;認識到全班同心,,其利斷金的合力,;覺悟到敢于拼搏,所向披靡的精神,。
這些活動,,不僅僅起到了放松身心的作用,還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楊麗先說,。在這樣的班風熏陶下,,同學們變得自知、自覺,、自律,、自動,老師們煩惱的遲到,、早退,、說話、打架等問題,,全都迎刃而解,。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學期間,,她多次進書店、上網查閱,,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她每天早上5點半出門,晚上等學生們都休息了,,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即使偶有風寒感冒,她仍然堅持在教學一線,。
楊麗先對學生的愛浸潤于心,,表現(xiàn)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中。班上有一名體育特長生叫董卜文,,在一次交流中,,董卜文對她說:“老師在我心中是第一位的,,無論什么事,,我都愿意先聽聽老師的意見,然后再參考母親的想法,。”聽到這話,,楊麗先內心涌起感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楊麗先的付出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她多次被市政府授予“高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六次榮獲“高考數學學科優(yōu)勝獎”,;還獲評保定市優(yōu)秀班主任,、河北省優(yōu)秀班主任、河北省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今年又被我市評選為“十佳教師”,。記者趙子超閆紹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