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本報記者張玉鳳賈旭鴻
10年前,,隨著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唐氏綜合征(先天愚)被棄女嬰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周新和李春梅夫婦的生活軌跡,。10年來,,為給孩子看病,他們傾其所有,,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有很多人勸他們,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孩子,,養(yǎng)大了也是累贅,,還是放棄吧!但他們堅定地說:“既然把孩子抱回家,,我們就是她的父母,,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心存悲憫
公共廁所撿回患病棄嬰
周新和李春梅是黑龍江省北安市人,,夫妻倆于2001年來到定州,,在姐姐家的小飯館里幫忙。當時周新32歲,李春梅31歲,,他們的兒子8歲,。雖然遠離家鄉(xiāng),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卻過得很幸福,。
2005年10月14日上午,周新在定州火車站公共廁所看到一個紙箱,,紙箱里放著一個用小棉被裹著的嬰兒,。周圍人議論說,這個棄嬰有先天性心臟病,,是被人撿走之后,,又放回來的。雖然看孩子很可憐,,但周新并沒有下定決心把孩子抱回家,,因為他明白,抱起孩子那就是一輩子的責任,。
那時已是深秋時節(jié),,晚上氣溫很低。到了晚上9點,,李春梅對周新說:“這么冷的天,,孩子只蓋著一個小棉被,如果沒有人管,,肯定會沒命的,。要不,咱們把孩子抱回來,?”經(jīng)過商量,,夫妻倆下定決心把孩子抱回了家。
“抱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凍得快不行了,,臉和身上都是青紫色。”看著奄奄一息的孩子,,李春梅很是心疼,。她解開自己的衣服,把孩子抱在懷里,,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這個小生命,。整整兩個小時,李春梅一直沒有放手,,直到孩子的臉色由青泛紅,,哭出聲來,,她懸著的心才落了地。賣房賣地
小婉婷在周家扎了根
周新一家背井離鄉(xiāng),,僅靠打工為生。抱回女嬰后,,一家人省吃儉用,,攢錢買奶粉,精心照顧著這個嬰兒,,并給孩子起名“周婉婷”,,希望她將來長得亭亭玉立。“雖然早知道孩子有病,,但既然把她帶回來了,,我們就會好好對她。”周新說,。
由于小婉婷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力差,經(jīng)常生病,,甚至幾次被醫(y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我們倆平時要打工,所以就想把孩子送回東北老家,,讓父母幫忙先照看一段時間,。誰料,路上孩子就感冒了,。”對于當時的情景,,李春梅記憶猶新,“孩子感冒引發(fā)了肺炎,,心衰,,情況危急,醫(yī)生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
然而,,磨難才剛剛開始。醫(yī)生的一句話,,讓他們陷入了深淵,。“這孩子不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很可能還有智力問題,,你們要做好準備,,將來你們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你們還是放棄吧,。”
聽到這樣的話,,夫妻二人陷入了痛苦之中,。“后來,我們知道了孩子患有唐氏綜合征,。醫(yī)生的意思我們也明白,,但畢竟已經(jīng)養(yǎng)了4個月,和孩子有了感情,,怎么能真的扔下她不管呢,。”周新說,。
為給婉婷治病,,這對善良的夫妻做出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決定:他們把老家的三間土房、拖拉機和7畝多地都賣了,,東拼西湊,,總算湊夠了2萬多塊錢,,經(jīng)過兩個月的治療,孩子終于轉(zhuǎn)危為安,。
2006年5月9日,,周新和李春梅到定州市民政局登記,正式收養(yǎng)了小婉婷,,就這樣,,小婉婷在周家扎下了根。勝于親生
一家人幫助小婉婷共抗病魔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zhuǎn)眼到了2009年,小婉婷4歲了,,她能跑會跳,,卻仍不會說話。“無論我們怎么教,,她都學不會,。到現(xiàn)在,也只能模糊地叫媽媽,、奶奶,,就連爸爸的音都發(fā)不準。”李春梅說,。
即使這樣,,一家人依然對婉婷精心照顧。李春梅回憶說,,那幾年里,,孩子身體弱,經(jīng)常生病,,夫妻倆把大部分心力都花在小婉婷身上,。“婷婷四歲之前,,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醫(yī)院過的,連醫(yī)院里的醫(yī)生護士都認識我們了,。”李春梅自嘲地說,。
經(jīng)過一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小婉婷的身體好了很多,。“孩子太小時,,我們怕做心臟手術有危險。直到她4歲了,,我們才帶她做手術。”周新說,,那次心臟手術一共花了8萬多元,,這讓他們剛剛好轉(zhuǎn)的生活又陷入困境。“不過,,好在手術很成功,。”想到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好,夫妻二人都很高興,。
2010年,,夫妻二人在姐姐、姐夫的幫助下在定州東大街租了一間門臉,,開了一個小飯館,,生活逐漸穩(wěn)定下來。長大的婷婷很是頑皮,,一不注意就會跑得沒影,。“我兒子正讀大學,家里還有一個80多歲的老母親,,我們兩口子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她了。”周新說,,東大街大貨車多,,婷婷什么都不懂,也不會說話,,摔倒了也爬不起來,,被人欺負了也不會和家人說。每次只要看不到她,,夫妻倆就會胡思亂想,,生怕孩子出點兒事。
每次婉婷不見了,,他們都會瘋了似的出門找,。即使這樣小心看護,,婉婷還是在2012年出了事。“我們找到婷婷時,,她正躺在地上哭,,臉上還有擦傷,腿也不能動,,一動哭得就更厲害,。”一看這個情景,周新立即找車把孩子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孩子骨折了,,需要做手術。”看著疼得直哭,,卻不會表達的女兒,,周新和李春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眼淚撲撲簌簌地落下來,。
經(jīng)過這件事,他們更加疼愛小婉婷了,。“從那以后,,我無論去哪兒都帶上她,生怕她再出點什么意外,。”周新看著小婉婷慈愛地說,。滿滿的愛
讓小婉婷快樂成長
一晃10年過去了,小婉婷在周家快樂的成長著,。為了照顧婉婷,,夫妻二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婉婷小時候,,三天不大便,,由于孩子太小不能用藥,他們就用掏耳勺一點一點地把大便挖出來,;孩子生病了,,需要住院,夫妻倆就在醫(yī)院輪班守著她,,為了省錢,,一家三口只吃一個菜,頓頓啃饅頭,,有一個雞蛋也留給小婉婷,;孩子兩歲半了還不會走路,媽媽就拉著孩子的手,,一步一步地倒著走,,一年后當小婉婷終于學會走路時,,夫妻倆激動得熱淚盈眶;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們就每天為小婉婷擦洗換衣,,讓她穿得干凈,吃得健康……
“這夫妻倆真不容易,,對婷婷那是真的好,。去年,他們把孩子送到特教中心去上學,,孩子離不開家人,,她媽媽就跟著孩子一起上了兩個月的學。”李玉蘭是周新家的鄰居,,與周家相識三年,,平時婉婷常到她家玩,對于夫妻倆,,李玉蘭贊不絕口,“他們夫婦真是特別讓人感動,,換作別人恐怕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再遇困難
妻子身患重病
“我們收養(yǎng)婷婷后,許多熱心人給我們送衣服,,送吃的,,讓我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周新說,,為了報答這份關愛,,夫婦倆與兒子經(jīng)常去義務獻血,一家三口獻血達20余次,,周新和兒子還是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然而,好運卻沒有光顧這個充滿愛的家庭,。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李春梅經(jīng)常頭疼。當時,,家人都沒有當回事兒,。直到今年6月,李春梅視力急劇下降,,到市人民醫(yī)院一檢查,,才知道她的頭部長了一個腦膜瘤,他們又到邢臺眼科醫(yī)院進行了檢查,,得出的結(jié)果是“雙視力腦神經(jīng)萎縮”,。“醫(yī)生建議我們動手術,,先摘除瘤子再看眼睛,如果一直拖下去,,很可能會造成雙眼永久性失明,。”夫婦倆雖然知道后果的嚴重性,但他們?nèi)匀粵Q定先進行藥物治療,。因為,,這10年間,他們?yōu)橥矜每床』ǖ袅私?0萬元,,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五六萬元的外債,。
“當時,我們根本沒敢問做手術需要多少錢,,因為我們實在拿不出錢來……”說到這,,周新無奈地低下頭。
妻子視力越來越差,,雙眼視力僅有0.2,。然而,周新最擔憂的卻是小婉婷的未來,。“如果有一天,,孩子她媽媽完全看不見了,我要照顧老母親,,要照顧妻子,,婷婷可怎么辦呢?”周新說,,“我希望,,有好心人能夠幫我們找個合適的機構來照顧婷婷,讓她平安快樂地生活下去,。”
面對重重困難,,對于收養(yǎng)婉婷這件事,周新卻從不后悔,。他說:“別人不知道,,這孩子從小到大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罪,,她身上手術的刀疤看著就讓人心疼,。”周新告訴記者,雖然婉婷不會說話,,智力僅有二三歲兒童的水平,,但有時候卻十分乖巧,媽媽累了,她會給媽媽搬椅子,;爸爸打雞蛋,,她就遞上筷子;奶奶收拾桌子,,她會送上抹布……
這是一對多么善良可敬的夫妻,,這是一個多么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本應擁有幸福的生活,,只是命運給這家人出了幾道“難題”,。那么,就讓我們伸出援手,,幫他們解開這些“難題”好嗎,?
如果您愿意幫助這家人渡過難關,請撥打電話:13722952367(周新),;2587916(定州日報)
愛心賬號:6210210051500156995(周新農(nóng)村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