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奮戰(zhàn)在抗洪一線的人民子弟兵
![]() |
|
今年8月1日是人民軍隊建軍89周年紀念日,。
在湖北,在安徽,在江西,,在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地區(qū),,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官兵依舊戰(zhàn)斗在抗洪一線,,幫助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以特殊方式向建軍節(jié)致敬,。
今夏,人民子弟兵成為人們眼中“最美的背影”,。
“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號令”
湖北省孝感市,。多云,戶外溫度達到38攝氏度,。
今天是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54集團軍某裝甲旅在孝感抗洪搶險的第32天。經(jīng)過一個月緊張搶險,,部隊進入應急抗洪和災后重建的過渡期,。
早上6點,負責洗消,、殺毒,、滅菌防疫工作的分隊就出發(fā)了。每名官兵都準備了草帽,、人丹,、藿香正氣水等物品。
“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號令,。”旅長陳曉楠說,,從7月21日起,部隊陸續(xù)在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東山頭工業(yè)園區(qū)等7個轉移群眾安置點建立了一條龍式便民服務站,。
這些服務站提供醫(yī)療、心理咨詢,、理發(fā),、圖書閱覽、洗衣,、電影放映等服務,,受災群眾在安置點內就能享受到。
記者走進安置點,,一頂頂帳篷整齊排列,,嶄新的被褥、毛巾被疊放在床頭,,角落里碼放著一箱箱礦泉水,。
“大娘,,水涼嗎?”理發(fā)室門前,,戰(zhàn)士王康在給老鄉(xiāng)杜紅花洗頭,。排長史文強說:“從早上7點到晚上六點,我們一共為68個村民理了發(fā),。”
安徽省,,池州市大渡口鎮(zhèn)。天氣悶熱潮濕,。武警8690部隊所屬某部臨時駐扎在這里,。
張溪鎮(zhèn)塔石村是一營130名官兵的任務地點,官兵們到達后立即戴上口罩,,抄起工具,,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塔石村受災嚴重,,大部分民舍遭洪水長期浸泡,。洪水退后,民宅房前屋后都堆積著淤泥和垃圾,,豬狗和家禽的尸體受水泡和高溫影響,,已經(jīng)嚴重腐壞。
隨著氣溫向40攝氏度逼近,,淤泥,、臭水、垃圾,、腐尸等散發(fā)著熏天惡臭,。官兵們沒有退縮,鏟污除泥,,裝填搬運,,清洗消化,一切緊張有序,。
整個村莊找不到一塊干凈的地方,,中午官兵們只能站在原地,在污泥和臭味包圍中快速就餐,。此時,,官兵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輕輕一擰便可擠出水來,。
“今天要一直工作到晚上,。”某部政委張銀江說,還有約12噸垃圾的清理任務,,官兵們都想盡快完成,,早點還村民一個干凈的家園,。
“90后”戰(zhàn)士的覺悟
武漢市蔡甸區(qū)。炎炎烈日下,,沉湖泛洪區(qū)熱浪滾滾,。
兩艘沖鋒舟沿著湖堤巡防巡查,帶隊的是武警湖北省總隊武漢市支隊船艇大隊大隊長邵飛,。
1998年,,邵飛曾被共青團中央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突擊隊員”。
入汛以來,,邵飛帶領大隊官兵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連續(xù)救災27天,累計出動沖鋒舟150余艘次,,搜救轉移群眾7200多人,,被贊譽為“會‘飛’的抗洪英雄”。
在沖鋒舟難以抵達的區(qū)域,,邵飛多次率先跳入齊胸深的水中,,挨家挨戶轉移被困群眾。
“官兵們寧肯自己泡水里,,也不會讓群眾下水。”邵飛說,,“只有與人民風雨同舟,、共渡險關,才能稱得上黨的好戰(zhàn)士,。”
湖北省黃梅縣,,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舟橋旅的救災部隊暫住在?F塘中心小學。
“堵決口,,都是黨員骨干帶頭往下跳,!”王國雍是?F塘中心小學校長。每當碰到認識的人,,他都會炫耀一下他眼中的“90后士兵”,。
“前幾天電視里放的那個小戰(zhàn)士我認識,叫朱建輝,,才18歲,。在王二房村搶險,那么小的個子,,全身都是泥巴,,一袋一袋扛著沙袋,衣服破了,、腳打泡了都不停下來,。還說自己多扛一袋,,戰(zhàn)友就少扛一袋,自己多扛一袋,,堤壩就多一分安全,。你看看這覺悟!”
“他們其實都還是一群孩子,。那次潰口,,他們連續(xù)作戰(zhàn)24個小時,回來時渾身濕透,、滿身泥巴,,一躺地上就睡著了??吹竭@些,,哪有不心疼的?”王國雍說,,每次戰(zhàn)士們回來,,他都感動著,也心疼著,。
7月1日以來,,舟橋旅轉戰(zhàn)湖北省麻城、新洲,、黃梅,、武穴、應城,、天門等10余個縣市(區(qū)),,先后出動兵力10280多人次,搜救轉移群眾39500余名,。
“18年前能打勝仗,,現(xiàn)在依然能打勝仗”
浙江省金華市。
8月1日上午,,駐浙第1集團軍某旅炮兵團反坦克連榮譽室,。全連官兵整齊肅立,把簽滿名字的“抗洪模范連”連旗迎進連隊榮譽室,。
這支連隊是1998年參加九江抗洪的英雄部隊,,曾被四總部授予“抗洪模范連”榮譽稱號。
今年7月8日以來,,連隊再次馳援九江,,官兵們守護九江大堤20多天,圓滿完成任務后于7月28日歸隊。
在建軍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連隊組織連旗入館儀式,,就是激勵官兵們不忘初心,爭取更大光榮,。
某旅炮兵團政委李駿參加過1998年九江抗洪,,今年帶領以“90后”戰(zhàn)士為主體的官兵再次入贛救災。“18年前部隊能打勝仗,,18年后部隊依然能打勝仗,。”李駿說。
為應對7月15日預計的強降雨,,炮兵團13日集結1000余兵力,,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在賽湖大堤壘筑了9.2公里的子堤,,將堤壩加高到1米。
“大堤上來了解放軍,,九江人民就安了心,!”當?shù)厝罕娮园l(fā)拉起橫幅。
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54集團軍某裝甲旅,,從7月1日到7月31日出動690余人,,機動3000多公里,成功處置孝感?綴?、?Tau;搶瞎酆?,、漢川?翥夂?、云夢清明河鄉(xiāng)等5縣市20多處險情點,,先后轉移被困群眾916人,,搶修道路3900余米,,加固堤壩約14990米,,挖運土石9570余土方。
“高效率的救災行動,,源于部隊平時訓練過硬,。”旅政委李軍說:“我們參與救災的行動原則是就近、就便,、可靠,、管用,一切按打仗的標準來,。”
“與18年前相比,,部隊的指揮通聯(lián)能力、綜合保障能力、應急機動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參與過1998年長江抗洪的李軍說,,“這次抗洪最緊張的時候,部隊9晝夜轉戰(zhàn)了4縣市17個地方,,機動2000多公里,,沒有一輛車掉隊,這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
江西省九江市。
7月28日,,駐浙第1集團軍某旅炮兵團完成救災任務,,撤離九江。
早晨6點,,部隊的臨時駐地潯陽小學門口就被前來送行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
73歲的溫愛萍早上4點鐘就從家里趕來。
1998年,,溫愛萍也經(jīng)歷了那場洪災,。當年她的身體還硬朗,還和戰(zhàn)士們一起在大堤上奮戰(zhàn),。今年,,抗洪部隊再次馳援九江,溫愛萍幾乎每天都來到潯陽小學,,為戰(zhàn)士們洗衣服,、縫扣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就在前一天,,溫愛萍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黨徽送給了一個小戰(zhàn)士。“這個小戰(zhàn)士長得特別像我孫子,,很可愛,,能吃苦!”
溫愛萍一大早趕過來,,卻沒能找到那個小戰(zhàn)士,,她只記得他的樣子,連他叫什么名字,、年齡多大都不知道,。在記者的采訪鏡頭前,她失聲痛哭,。
“江水在腳底咆哮,,波濤洶涌而你們,,就在我們身后
我們決心用身軀替你們擋住所有的災難
就讓洪水止步于此!就讓災難就此打??!
……”
這是抗洪戰(zhàn)士羅浩躍寫下的一篇題為《在我們心里,你們才是最可愛的人》的臨別贈文,。短短半天,,這篇詩歌被數(shù)十家媒體轉載,引起網(wǎng)絡熱議,。
災難面前,,人民心中有一種希望叫做“人民子弟兵”;危急關頭,,軍隊有個不變的傳統(tǒng)叫做“軍民魚水情”,。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某裝甲旅政委李軍深有感觸地說,,學人民、愛人民,、為人民,,是人民軍隊永恒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