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法國科學家利用多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發(fā)現了迄今最遙遠的星系團,它發(fā)出的光穿越約111億光年的漫長旅程,,終被人類捕獲,。這一星系團盡管“年輕”,,但正經歷恒星“誕生潮”,該研究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星系團及其內部星系的形成過程,。
星系團由十幾個到上千個被引力束縛在一起的星系組成,。最新“現身”的星系團名為“CL J1001+0220”,這一發(fā)現也將星系團形成時間前推了約7億年,。該研究負責人,、法國新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CEA)的王濤(音譯)說:“這一星系團之所以引人矚目,,不僅因為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還因為它正經歷一個迥然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新星系團的核心包含11個大質量星系,,其中9個星系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在造星―――每年約有3000多顆類似太陽的恒星“誕生”,。
研究合作者、CEA的戴維.艾爾巴茨說:“我們探測到該星系團處于關鍵時期―――從原星團轉變成星系團,,科學家們以前只在比它更遙遠的地方發(fā)現了原星團,。”
研究團隊將最新結果同其他科學家關于星系團形成的計算機模擬相比后發(fā)現,新星系團的恒星質量很大,。這可能表明,,遙遠星系團內的恒星形成速度比模擬更快;或者此類星系團極其罕見,,以至于科學家們在迄今最大的宇宙學模擬中沒有發(fā)現其“芳蹤”,。
該研究聯(lián)合作者、赫爾辛基大學的亞力克西斯.菲諾格諾維說:“通過研究這一對象,,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星系團和其包含星系的形成情況,,我們希望發(fā)現更多此類星系,。”
這一發(fā)表在近期《天體物理學雜志》網絡版上的研究,結論是基于多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得出的,,包括錢德拉望遠鏡,、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歐洲空間局的XMM-牛頓望遠鏡以及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等,。
據新華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