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今年90歲了,,五十多歲就雙目失明,七十多歲腿又不好了,,一躺就是十幾年,。這幾年,連吃飯都靠一口口地喂,。”李親顧鎮(zhèn)油味村趙洪志說,,“別看老太太身體不好,可她卻是有福氣的人,,五個兒子爭著比孝順,!”
這倍受稱贊的五兄弟,便是趙彥才,、趙勝才,、趙江才、趙全才和趙軍才,。三十多年前,,五兄弟的父親去世后,他們的母親宋振聯(lián)憂傷過度,,本就不太好的雙眼最后失明,。
兄弟五人相繼成家后,為了給母親最好的照顧,,他們約定輪流照顧老人,,每家一個月,。還規(guī)定,,老人必須要有專門的臥室。
記者見到宋振聯(lián)老人時,,她恰好在老五趙軍才家,。此時,老二趙勝才也來弟弟家看望母親,。
“對我們哥幾個來說,,接母親過來的日子都是當(dāng)天的頭等大事。無論是誰,,每次都要早早備好車,,鋪好干凈床鋪,準(zhǔn)備好吃的,,全家人忙進(jìn)忙出……”趙勝才說,,這么多年了,兄弟幾個特別和睦,,從來沒因?yàn)檎疹櫪先唆[過矛盾,。無論在誰家,,母親總是吃最好的,穿最干凈的,。
早前,,宋振聯(lián)老人患有青光眼,雖然做過兩次手術(shù),,但由于當(dāng)時醫(yī)療水平有限,,最終沒有痊愈。現(xiàn)在,,雖然老人失明了,,但耳朵卻十分靈敏,記憶力也特別好,。“母親失明時,,我們兄弟中只有大哥結(jié)了婚。所以,,不要說孫子,、重孫們,就連后來的四個兒媳婦她都沒見過,??涩F(xiàn)在,母親僅憑聽聲音,,就能分辨出是誰,。”趙勝才說。
十幾年前,,老人不慎摔倒,,腿骨骨折。雖經(jīng)全力救治,,但因?yàn)槟挲g偏大,,骨質(zhì)疏松,最終再也無法走路,。
洗臉梳頭,、擦身洗澡、端水喂飯……兄弟五人年復(fù)一年的重復(fù)著這樣繁重而瑣碎的工作,。大兒子趙彥才66歲,,二兒子64歲,最小的也已經(jīng)52歲了,。兄弟五人早已過了年富力強(qiáng)的年紀(jì),,但是照顧母親的事,卻很少讓兒孫們上手,。趙軍才說:“老娘辛苦養(yǎng)育我們,,吃苦受累一輩子?,F(xiàn)在她看不見、走不動,,正是我們報答她的時候,,就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宋振聯(lián)老人的臥室干凈整潔,,雖然外面春光燦爛,但屋內(nèi)卻還燒著暖氣,,老太太腰里圍著被子正在打盹兒,。“歲數(shù)大了就怕冷,村里人早停了暖氣,,就我家還生著呢,。娘的被子有厚有薄,雖說不是全新的,,但每次接她之前,,我們都會拿出來拆洗干凈,在太陽下曬曬,,讓她蓋著舒服些,。說著話,趙軍才幫母親掖了掖被角,。為了不讓母親生褥瘡,,兄弟五個都是每隔3小時就為老人翻一次身,拍背,、按摩等活動筋骨,。老人大小便失禁,他們又怕母親漚著,,每天定時護(hù)理排便,。無論春夏秋冬,,兄弟幾個都是每天不到5點(diǎn)就起床,,幫母親大小便,夜里還定時起床兩三次,。冬天衣服不容易干,,兒子們就買來紙尿褲給老人穿上……
年齡大了,牙口也不好了,,吃飯還要注意許多問題,。“無論誰照顧母親,那一個月的伙食都會特別注意,,多會做粥,、面條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趙勝才說,這樣又怕母親吃的沒營養(yǎng),,他們還把蔬菜,、肉等切碎,再加到粥或面里,,燉得軟爛,,再一口口地喂老人吃。
“雖然不能下床活動,,但老娘的胃口還不錯,,每頓飯能吃一大碗呢。”趙勝才說,,“我們也沒別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多孝敬老娘幾年。”
記者張玉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