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被面包車撞了,,就在107國道邊上,,你快過來看看吧!”6月1日早上8點,正在指揮拆違的西崗村黨支部書記馬橋良接到一位村民打來的電話,。
馬橋良心里一驚,,火速趕到現(xiàn)場,,看到自家的電動自行車倒在路邊,,妻子摔倒在一旁,臉色慘白,,表情痛苦,,急需送醫(yī)院救治。此時,,馬橋良卻猶豫起來,。
原來,按照清風店鎮(zhèn)統(tǒng)一安排部署,,西崗村正在拆除違章建筑,。先前,兩名村干部已帶頭拆除了自家違建,,6月1日那天是拆除其他村民違建的第一天,,妻子出事時,拆違工作正在進行中,。一邊是受傷的妻子急需救治,,一邊是拆違的關鍵時刻。自己此時如果離開拆違現(xiàn)場,,很有可能造成工作停滯,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就可能前功盡棄,。
妻子看出了馬橋良的心思,,催促他趕緊回去工作:“一點兒硬傷,,沒什么大礙,讓別人送我去醫(yī)院就行了,,你趕緊回村里吧,。”
兩難之間,馬橋良選擇了回村工作,。他將妻子交給妹妹照料,,轉身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直到第二天晚上8點多鐘,,馬橋良才趕到醫(yī)院,,輕輕撫摸著妻子打著石膏的左腿,這位1.8米的壯漢心中充滿了愧疚,。
西崗村緊鄰107國道,,交通便利,商業(yè)發(fā)達,,村里門店數量眾多,。為方便商品存放,20多年來,,村里形成了60多戶違建,,其中多為磚混結構建筑,拆除難度很大,。
為消除村民觀望心態(tài),,馬橋良動員兩名村干部率先拆除了自家違建,讓村民們看到了村里拆違的決心,。
經營瓷磚生意的村民齊金輝去年年底剛裝修了門面,,是這次拆違中損失最大的商戶。為推動工作順利開展,,馬橋良多次到他家做工作,。“一個多星期時間內,馬書記到我家來了不下10次,,我們全家很受感動,,決定主動拆除。”齊金輝說,。
在拆違那段時間里,,馬橋良始終堅持在工作一線,工作對象在哪里,,他就趕到哪里,,常常一天奔波幾十里路,一天下來喝不了幾口水,以致嘴唇嚴重脫皮,,腳掌也磨出了水泡,,但他無怨無悔。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當,,全村違建戶全部主動拆除,沒有發(fā)生一起強拆事件,。
“西崗最后一戶違建拆除,!”6月4日下午7點,累了一天的馬橋良打開手機坐在馬路邊,,通過清風店鎮(zhèn)微信工作群向鎮(zhèn)黨委作了匯報,,勞累了多日的他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在拆除違建的同時,,西崗村還實施了鄉(xiāng)村文明提升工程,,開展“最美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突出“孝,、實,、誠”主題,加強家風,、村風建設,,引導群眾自覺弘揚傳統(tǒng)美德,提高村民文明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對村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重新鋪設了路面,粉刷了墻面并繪制了文化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得民心順民意,。凡是符合群眾利益的事我就要一干到底,,無論阻力和困難多大,也絕不放棄,、絕不退縮,。”馬橋良堅定地說。
記者閆韶紅,、通訊員蔡金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