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喜姑,,北京亞信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這些年來,她累計為家鄉(xiāng)捐資500萬元,,榮獲十佳道德模范,、河北雷鋒、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不遺余力
捐資助學搞建設
2005年清明節(jié)前夕,,孟喜姑接到村里打來的電話,邀請她返鄉(xiāng)參加東馬家寨村烈士陵園的掃墓活動,。在外打拼多年的孟喜姑早就想回家看看,,便爽快地接受了邀請。
可回村看到的場景,,卻深深地刺痛了孟喜姑的心,。“我記得回到村里那天,,剛剛下過雨,路面上滿是泥水,,有的路段還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坑,,村委會的房子還漏著雨……”
回到村里這幾天,孟喜姑一刻也沒閑著,。她走街串戶,,傾聽鄉(xiāng)親們的難處,了解大伙的需求,。“我感觸最大的是,,村里竟然連一座幼兒園都沒有,全村100多名幼兒必須到臨近的吳羊平村上學,。”孟喜姑說,,“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當時就下決心,,要建一座幼兒園,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學,!”
孟喜姑是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回到北京不久,她就拿出30萬元,,為東馬家寨村建成了一所設備完善,、功能齊全、環(huán)境一流的幼兒園,,徹底解決了孩子們的入園問題,。同年,她又出資8萬元,,為東馬家寨小學安裝了取暖設備,;出資60萬元,硬化村里大街小巷5000米,;出資10萬余元,,建成村文化活動廣場,配齊了健身器材,。2012年,,她又出資5萬元,修葺了東馬家寨村小學教學樓……
“孟總有句口頭禪,,‘東馬家寨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我一定要盡綿薄之力建設好我的家鄉(xiāng)。”東馬家寨村黨支部書記王增欣說,。
助人危難
做鄉(xiāng)親們的“救急人”
“孟總,,咱們去村里王紅霞家看看吧,,她家的日子有點難……”2013年,孟喜姑剛回到村里,,王增欣便向她提議,。原來,王紅霞的丈夫因病去世,,她又身患癌癥,上有年邁的公婆,,下有未成年的孩子,,日子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孟喜姑了解到情況后,,當即拿出4000元錢幫她解了燃眉之急,,后來每年捐助王紅霞2000元,直到幫她度過了難關,。
“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孟總一直不計回報地幫我們,沒有孟總,,就沒有我們翻身的日子,。”王紅霞感激地說。
這僅是孟喜姑幫貧助困的一個縮影,。王貴鎖,、胡滿止……村里一些殘疾人、五保戶,、困難戶等,,每到逢年過年時,總會收到孟喜姑送去的慰問品和慰問金,。
愛心無邊界,。除了救助同村人,孟喜姑還把援助之手伸向其他困難群體,。半壁店村孤寡老人陳華子無人照料,,孟喜姑每年都會送去兩三千元的生活費,過年時還帶上米,、面,、油、肉等物品看望老人,。“孟總待我就像親人一樣,,無論多忙,年關都會來我看,,還常囑咐我說,,有啥困難都要給她打電話……”說起孟喜姑,,陳華子十分感激。
設立基金
弘揚社會正能量
近年來,,我市持續(xù)開展了十項十佳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涌現(xiàn)出一大批愛崗敬業(yè)、孝老愛親,、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等方面的道德模范。孟喜姑了解到,,一些受到獎勵的道德模
范卻生活困難,。
2013年,她出資100萬元設立了“孟喜姑公民 道德建設基金”,,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和定州好人進行救助和獎勵,。“和諧社會絕不能讓好人吃虧!”孟喜姑說,,“建立公民道德資金,,就是要弘揚正能量,鼓勵人們學習好人,、尊敬好人,、爭當好人。”
東馬家寨村村民李愛紅,,1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下肢癱瘓的丈夫,,撫養(yǎng)兒子,孝敬公婆,,成為孝老愛親的典范,,先后被評為定州好人、孝老愛親模范,、定州市“三八”紅旗手等,。孟喜姑親自將公民道德獎勵金送到李愛紅家。“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可政府卻給了我這么多的榮譽和幫助,,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李愛紅說,。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孟喜姑已為家鄉(xiāng)各項事業(yè)捐資逾500萬元,。“能為家鄉(xiāng)父老,,為孩子們出點力、做點事,,是我最快樂的事,。以后,,我會讓兒子把這項事業(yè)傳遞下去。”孟喜姑說,。
記者趙海濤,、王登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