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村民正在收獲黑小麥,。記者白永民攝
記者聶資濱、牛勇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6月14日,在東留春鄉(xiāng)北邵村,,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馳騁,;田間地頭,顆顆飽滿的麥粒從收割機倉門傾泄而下,,不過這次流出的卻是烏亮亮的“黑小麥”,。
“今年畝產能到600多斤,按每畝地返利800元,,我入股的5畝地能收入4000元,,土地不用管就能掙錢。”北邵村村民陳亞龍看著自家即將收割的黑小麥,,臉上掛滿了笑意,。
和陳亞龍一樣,北邵村的村民都種植了黑小麥,。“按照市場行情,,普通小麥畝產1000斤左右,每斤1.2元左右,,黑小麥畝產800斤左右,,每斤4元估算,每畝黑小麥比普通小麥要增收1900元,。”村民高利民捧著顆粒飽滿的黑小麥,,高興地說,黑小麥的營養(yǎng)價值,、經濟價值可比普通小麥高得多,。
北邵村是我省2016年扶持的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試點村,通過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式,整合村集體資產和資源,,吸引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實現集體,、農戶雙增收,。
“2016年11月,北邵村集體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負責人吳開勛說,,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入社,,發(fā)展農業(yè)適度規(guī)模經營,,土地收入比以前高了許多。
北邵村有260多戶,,1100多人,,耕地1330畝。村民入股主要以土地和戶口為依據,,可以以土地折股入社,,1畝地為一股。1995年分包土地之后,,因婚遷入及新生人員等沒有土地的,,可以按每人每畝地800元入股。成為“股民”后,,村民將享有穩(wěn)定的股權分紅,。如果村民不愿意入股,也可以以每畝地每年80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這樣每年也有穩(wěn)定收入,。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我?guī)ьI村民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到黑小麥前景廣闊,,收益高,大伙兒商量后就決定種植它了,。”吳開勛告訴記者,,黑小麥被稱為益壽麥,在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中,,黑小麥高于普通小麥近110%,,富含硒、鉻等元素,有抗癌,、防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降低“三高”的功效,。
談話間,,村民王成彬從自家收割的麥田里抓起一把黑小麥,走了過來,,“我就是黑小麥的受益者,。”原來幾年前他患有重病,長達6年時間里堅持食用黑小麥,,身體越來越好,,現在身體各項指標都已正常。同時家里的三畝多地都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有將近3000塊的收入,。
“原來,咱家地雖然不多,,但是我們老兩口還要操心著施肥,、澆地,現在把地交給合作社,,種上了黑小麥,,不用操心了,拿到的錢還更多了,。”
“合作社不光以服務村民為宗旨,,同時還注重拉長黑小麥生產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北邵村村委會主任高保義介紹說,,合作社成立了邵麥香面業(yè),引進了國內先進磨面設備及掛面流水合作臺,,建成了石磨面粉加工廠和掛面生產烘干一條龍綜合加工廠,,并注冊“邵麥香”商標,研發(fā)制作了黑小麥石磨面粉,、掛面,、黑小麥仁兒等產品。現在產品進入北京,、上海,、廣州、石家莊等大城市連鎖超市銷售,。
“黑小麥是開發(fā)系列營養(yǎng)保健食品和優(yōu)質面食的理想原料,,可用作我們公司的面包加工原料。”在現場考察的天津市津樂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早就對定州的黑小麥有所耳聞,,此次前來考察發(fā)現其采用石磨工藝,,通過低速研磨、低溫加工而成,,面粉色澤天然,、粉質細膩,能保障小麥中原有成分和微量元素不被破壞,。
“有很多客戶知道咱們這里種黑小麥,,前來打聽購買的人絡繹不絕,尤其深受‘三高’,、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的青睞,。”邵麥香面業(yè)員工陳秀玲說,在這里打工不僅可以每個月賺1000元的工資,,家里6畝地也可以入社分紅,,剩余勞動力還可以外出打工賺錢,一家人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讓大伙兒的生活過得更幸福,。”談起今后的發(fā)展,吳開勛表示將進一步擴大黑小麥種植面積,,通過深加工,,生產黑小麥原麥片、保健糊,、面包,、保健醋、功能酒等一系列衍生產品,,壯大合作社集體經濟,,真正實現富民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