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件文物再現(xiàn)“宮廷過年”
故宮“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展出文物多來自于乾隆中期,,展期從1月6日延續(xù)至4月7日
1月6日上午,,故宮午門-雁翅樓展廳里的“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以破紀錄的885件(套)文物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展覽從1月6日(臘月初一)延續(xù)至4月7日(三月初三),。
策展人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參展的年代主要是乾隆朝中期,,因為那是清朝的鼎盛時期,,當時的過年場景具有代表性。
上千件物品裝飾紫禁城
昨日上午,,觀眾登上午門城樓進入展廳,。鐵門兩側布置了兩塊屏幕,古代門神,、年畫在屏幕上“動”了起來,,寓意吉祥如意,動作憨態(tài)可掬,。
午門-雁翅樓展廳是故宮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guī)格最高的現(xiàn)代化展區(qū),,屢屢承辦故宮重要展覽,,近年來廣受關注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清平福來——齊白石藝術特展”“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等均在此亮相。而此次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也迎來了史上最豐富的一次展覽——“紫禁城里過大年”展出文物885件(套),,文物數量創(chuàng)故宮展覽歷史紀錄,。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過大年”展覽改變了展品“排隊”的擺放方式,,讓文物呈現(xiàn)更加立體,。例如書畫和器物對照擺放,較多地使用復原陳列等,。展覽也采用了動畫,、視頻、音樂,、投影,、熏香等多種技術手段,豐富觀眾的感官體驗,。東雁翅樓根據《乾隆帝歲朝行樂圖》搭建了布景,,觀眾可以走進去照相,還能在西雁翅樓蓋印章留念。
這也是故宮史上占用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除了展廳內的文物展陳,,整個紫禁城開放區(qū)域都屬于展覽的實景體驗部分。最近一段時間,,觀眾已經能看到,,道道宮門都張貼了門神,宮殿門口懸掛著春聯(lián),,乾清宮和皇極殿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后續(xù),乾清宮的丹陛上下還會豎立起高大的天燈,、萬壽燈,。紫禁城內裝飾的清廷春節(jié)用品仿制品,數量超過1000件,。
“新老融合”復蘇舊年月
此次“紫禁城過大年”充分體現(xiàn)了“新老融合”,,觀眾既能體驗新技術、新媒介,,也能感受到老習俗,、老風味。
乾清宮東廡將舉辦“宮里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以數字技術,、虛擬影像、動作捕捉等科技手段,,呈現(xiàn)紫禁城傳承豐厚的年節(jié)文化,。展覽分為冰嬉樂園、門神佑福,、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納福迎祥六個部分,,存在于書畫、器物的祥瑞與期許,,將蘇醒于沉浸體驗中,。
故宮還研發(fā)了近百種與“過大年”相關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等,,涉及賀歲禮盒、紙品書簽、帽飾絲巾,、茶器水具等品類,。
同時,代表“老”的老字號也將組團進宮,。
1月28日(農歷小年)至2019年2月12日(農歷正月初八)期間,,故宮慈寧宮花園、慈寧門外廣場,,來自北京,、天津、上海等10個省(市)的145家中華老字號企業(yè),,將在宮里展示傳統(tǒng)小吃、特色美食,、保健食品,、絲織服飾、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飾玉器、文化創(chuàng)意類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等產品,。
看點1
五位皇帝御筆“福”字跨時代聚首
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此次展出的文物,都是清代皇宮過年時使用的物品,。
例如,,展廳中有5張“福”字拼在一起,似乎寓意“五福臨門”,。其實,,這5張“福”字大有來頭,分別出自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御筆,。
皇帝寫“福”字是清朝宮廷的習俗,每年臘月初一皇帝用“賜福蒼生”之筆在龍箋上書寫第一個“福”字,,貼在乾清宮,,再寫十余幅貼于其他宮中。之后,,皇帝還會陸續(xù)寫一些福字,,賞賜大臣與外藩。
看點2
金龍大宴桌展示豪華“宗親宴”
“身臨其境”是此次展覽的一大特色,展廳中動用文物組合還原了“宗親宴”場景,。展覽參照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底檔的記載,,僅此一個場景便動用超過100件文物,呈現(xiàn)了宗親宴上的金龍大宴桌與宗親宴桌,。
展廳中的金雙龍鈕云龍紋編鐘等樂器組合,,還原了中和韶樂的場景。中和韶樂是明清兩代舉行祭祀,、朝會,、宴饗等重大活動時使用的宮廷音樂。新年之際,,王公大臣,、皇子宗親在太和殿和乾清宮向皇帝行禮時,均需演奏,。
看點3
金甌永固杯講述“明窗開筆”往事
在《國家寶藏》第二季中亮相的金甌永固杯也參加了展覽,。
這只華麗的杯子也是清廷過年的重要道具之一,用于明窗開筆儀式,。
開筆書吉語是皇帝新年舉行的第一次書寫儀式,,元旦的零點,皇帝在養(yǎng)心殿東暖閣明窗處放金甌永固杯,,倒入屠蘇酒飲下,。
皇帝親自點燃玉燭臺上的蠟燭,把萬年青筆在八吉祥爐上熏一下,,書寫吉語,。
看點4
《冰嬉圖》重現(xiàn)清代“滑冰達人”
此外,展覽中張為邦,、姚文瀚所繪的《冰嬉圖》罕見亮相,,這幅體現(xiàn)古代中國人冬季運動的作品,近年隨著北京籌辦冬奧會走紅,。
此圖描繪了臘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場景,,表演的核心是轉龍射球項目,隊伍中還有各種“花樣滑冰”和雜技表演,,如倒立,、舞刀、疊羅漢,、舞中幡,、托鷹鷂等。
此次展覽所復原的物品,、還原的場景均于史有據,,呈現(xiàn)的是清朝鼎盛時期的過年場面,。這些資料均來自于故宮文物藏品和檔案文獻,最大限度地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的場景,。(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