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向飛正在給孩子們講解防災應急知識,。
在部隊里他是勇往直前的戰(zhàn)士,在孩子們面前他是一位柔情的“老爸”,。2017年,,黃向飛退伍轉(zhuǎn)業(yè)到市民政事業(yè)服務中心工作。從業(yè)3年來,,他先是在叮嚀店鎮(zhèn)養(yǎng)老院工作,,今年4月份到市兒童福利院擔任副院長職務。在這里,,他用一顆滾燙的心溫暖著這群一出生身體就有缺憾的花朵,,給他們愛與力量,一路呵護他們成長,,為每一個孩子點亮生命的希望,。
老人們的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
從操作軍械裝備到照顧老人,,工作對象的轉(zhuǎn)變之大,,讓黃向飛多少有點不適應,但是他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始終保持著軍人的那股韌勁兒,。他的真心付出得到了老人們的認可,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養(yǎng)老護理員是一項既累又臟的工作,,工作強度大、待遇低,,有時還不被老人理解,。”黃向飛說,他始終銘記“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工作中無論面對多難相處的老人,,他都會用微笑的方式、耐心的解釋,、貼心的關(guān)懷來化解老人的心結(jié),,溫暖老人的心,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
養(yǎng)老院里大部分都是特困老人,,黃向飛把每一位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傾注了全部心血,讓老人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使他們在養(yǎng)老院這個大家庭里快樂生活,,安度晚年,換來了老人的信任和愛戴,。
“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叫馬振法的老人,,他腿腳不方便,性格孤僻,,溝通比較困難,,脾氣也很差,經(jīng)常在房間內(nèi)大小便,,而且還把大便故意弄到墻上,、床上,滿屋子都是,。”黃向飛說,,“一開始我想了好多辦法效果都不太好,后來就干脆用了個最笨的方法,,每天到房間陪他聊天,,所有的要求都滿足。”雖然是個笨方法,,但效果很好,,老人慢慢的放下了思想包袱,臉上也有了笑容,,還把黃向飛當作知心人,,傾訴知心話。
在養(yǎng)老院工作一年多來,,黃向飛用自己的付出感動了身邊的所有人,,真正做到了急老人之所急,想老人之所想,,樂老人之所樂,。
為善而生為愛堅持
今年4月份,黃向飛來到了市兒童福利院工作,,從面對老人到面對孩子,,黃向飛的服務對象又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哪怕再苦再難,,也從沒想過放棄,,聽見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我就渾身充滿了干勁,。”黃向飛說,。
“來到兒童福利院后,,第一項工作就是整理孩子們的檔案。”黃向飛說,,“因為檔案里詳細記錄了每個孩子背后的‘故事’和經(jīng)歷,,只有掌握了這些信息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現(xiàn)在全院52個孩子的信息我已經(jīng)全部記在了腦子里,。”
在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大多數(shù)有身體疾病或者智力殘疾,,黃向飛像父親一樣愛著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給孩子們一個“家”,,心甘情愿做他們的“爸爸”,。
“兒童福利院的工作比養(yǎng)老院要復雜得多,,突發(fā)狀況很多,,孩子們一刻也不能離開人,特別是晚上的時候,。”黃向飛說,,前幾天晚上有一個孩子突發(fā)癲癇,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得知情況后,,他首先進行了緊急處理,防止孩子咬傷舌頭,,然后立即聯(lián)系救護車送往醫(yī)院,,孩子病情好轉(zhuǎn)后天已經(jīng)快亮了,黃向飛又投入到了第二天工作當中,。
類似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一個男孩子在洗澡過程中不慎摔倒,造成腿部脫臼,,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黃向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全程陪伴孩子在醫(yī)院治療,。“雖然來兒童福利院工作的時間不長,,但是遇到的事情都是棘手的事情,有的孩子病情比較嚴重,,還要送到省里救治,。”黃向飛深有感觸的說,“兒童福利院的工作就是個良心活兒,,每一次突發(fā)狀況都要竭盡自己所能,,只想為孩子們減輕痛苦,讓他們一天天快樂成長,。”
疫情期間,,在外面上學的孩子們都回到了福利院,,為了讓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黃向飛還組織孩子們在福利院內(nèi)種植蔬菜,,開展防災應急演練,,各種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技能,,也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記者趙子超、張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