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在展示緙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長城網(wǎng)記者鄭皓天攝
“把要織的畫案底稿先在經(jīng)線上描摹,,然后再用緯線進行絲織,,這與女性細膩、柔婉的內(nèi)在特質達成了絕妙契合,。”定州郭氏緙絲第九代傳人郭菲說,,雖然這種工藝費時費力,一坐就要幾個甚至十來個小時,,但是奔忙于“撥來梭往”之間,,是件忙碌且幸福的事。
春意盎然的鵲鬧枝頭,、栩栩如生的草蟲花卉、國色天香的花開富貴圖……在定州緙絲展覽館,一幅幅精美“畫卷”圖案逼真,、色澤艷麗,,既有小到十幾厘米的手絹、補子,、團扇,,也有大到二米多的山水畫、花鳥畫,。這些緙絲作品不僅得到北京,、臺灣等地游客的喜愛,還遠銷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多個國家。
定州緙絲有著“織中之圣”的美譽,,古代專供皇室,,它以蠶絲為原料,經(jīng)得起摸,、擦,、揉、搓,、洗,。郭菲說:“這樣精美、耐保存的藝術品,,理應有更多年輕的血液加入,,真正實現(xiàn)從民間來、到民間去,。”
目前,,定州緙絲傳習基地已有包括郭菲在內(nèi)的織娘12位,她們的平均年齡在三十多歲,。郭菲說:“我們在社會上廣收學員,,免費教大家,為的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學習緙絲技藝,,將年輕時尚的元素加入到緙絲作品中,,實現(xiàn)融合與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最好的傳承,,我希望祖輩的手藝能在我手里發(fā)揚光大并傳承下去,。”郭菲說,目前,,正在制作緙絲收藏版的“冰墩墩”,,這一絲一線,,不僅展示了定州緙絲藝術織造者的高超技藝,也飽含著對2022北京冬奧會的美好祝福,。
談及緙絲未來的發(fā)展,,郭菲介紹,未來將建造一座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緙絲藝術傳承博物館,,收藏展覽緙絲歷史檔案及國家級大師緙絲精品力作,介紹緙絲的沿革,、制作,、工藝流程及傳承與發(fā)展等。此外,,還將定期舉辦研學活動,,吸引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從藝者前來交流探討,讓定州成為名副其實的“緙絲藝術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