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玉鳳
2023年7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發(fā)布了關于追授曲憲忠同志為“河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的決定。
曲憲忠是誰,?
1945年4月,,曲憲忠出生于定州市東亭鎮(zhèn)土厚村。1964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被河北農(nóng)大園藝系錄取,。1968年畢業(yè)后參加工作,197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2005年4月退休,,曾任原省林業(yè)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巡視員等職務,,退休后擔任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2013年1月,,曲憲忠受邀來到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威縣,帶著當?shù)乩相l(xiāng)種梨,、賣梨,,發(fā)展梨產(chǎn)業(yè),這一干就是10年,,最終把貧瘠的沙荒地變成致富的“聚寶盆”,,把威縣建成重要梨果生產(chǎn)出口基地。2023年1月,,因積勞成疾,,曲憲忠倒在威縣工作崗位上,經(jīng)醫(y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7月6日,記者來到東亭鎮(zhèn)土厚村,,試圖尋找他過去的生活片段,。
土厚村全村830戶,3300多人,,4000多畝耕地,,以種植苗木為主,。曲憲忠就是在這里出生,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
“大哥一直就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曲國英今年67歲,,是曲憲忠兄弟姐妹5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大哥是家里老大,從我記事兒起,,他就很照顧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對父母也很孝順,工作后即使再忙也會擠時間回家看看,,
實在回不來,,也會從為數(shù)不多的工資里省下錢來寄給家里。”
曲永輝是曲憲忠的侄子,,作為一個小輩,,他眼里的大伯是一個雖然嚴肅,但讓人值得尊敬的人,。“我其實小時候很怕大伯,。”曲永輝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學習不好,,大伯只要回來就會督促他好好學習,,這也使得他經(jīng)常躲著大伯,“隨著慢慢長大,,才漸漸明白大伯的苦心,。”
從奶奶和父親那里,曲永輝了解了大伯很多小時候的事,。“大伯從小學習就好,,家里窮交不起學費,大伯理解爺奶的難處,,本來打算輟學,。學校老師舍不得他這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苗子,上門勸說,,甚至愿意幫著先墊付學費,。最后爺爺奶奶咬牙賣了家里的幾棵樹,大伯才得以繼續(xù)上學,。”
曲永輝說,,曲憲忠擁有那代人特有的精神特質,忠誠奉獻、吃苦耐勞,。“他一直秉持著干什么就干出個樣來,學什么就要學透的作風,。上大學期間他學的園藝專業(yè),,于是就在家里種了很多種果樹,自己嘗試著修剪,、嫁接,。”
今年75歲的張文才是村里的老支書,在他的眼里,,曲憲忠是一個正直無私的人,。“我是2004年至2007年在村里任支書,那時他在省林業(yè)廳還沒有退休,。”張文才回憶道,,當時村里非常窮,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于是,,他和村里的一些老黨員找到曲憲忠,想讓他想想辦法支持村里的建設,。“我們帶著一些土特產(chǎn)就上了門,,當時他就說,作為村里的一份子,,支持村子發(fā)展是應該的,,但東西卻堅決不收。在他的協(xié)調支持下,,我們村又自己籌集了一部分資金,,兩年里我們修了1萬多平米的路。”王東才是曲憲忠小學和初中的同班同學,,在學校時,,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他的印象中,,曲憲忠不僅學習好,,性格也好,而且樂于幫助別人,。“他在學校不僅是語文數(shù)學課代表,,還是學生會主席,誰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找到他,,能幫的他都會幫忙,。學習上有不懂的去問他,他每次都會耐心解答;下雨天,,看到同學沒帶傘,,他會主動送同學回家;上體育課,,有同學不小心受傷了,,他會最先幫助同學處理傷口。”王東才說,,“長大工作后,,雖然很少聯(lián)系了,但陸陸續(xù)續(xù)也聽說了一些他工作期間的事情,。知道他犧牲在工作崗位上,,雖然很傷心,但是更多的是敬佩,,他這一生踐行初心,、不負所學,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采訪結束,,我們了解到的曲憲忠,只是他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他工作后,,將畢生精力獻給林果產(chǎn)業(yè)和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不僅為實現(xiàn)全省林果業(yè)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作出重要貢獻,,更是成為活在河北威縣梨農(nóng)心中的“梨財神”,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身”的錚錚誓言,,他的精神值得所有黨員干部學習,、踐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