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定州博物館“天下大白”展廳欣賞定瓷“新官”款碗,。(資料圖)薛寧攝
中新網(wǎng)定州電(李玉素 周永)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一,其窯址位于河北省曲陽縣境內(nèi),,因曲陽古屬定州,,故名定窯。在河北省定州博物館“天下大白”主題展廳內(nèi),,定窯白釉葵口“新官”款碗在一眾定窯精品文物中顯得尤為精巧,。
而在這件文物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據(jù)定州博物館館長王夢陽講述,,1960年8月,,定縣(1986年撤縣改市)電器設(shè)備廠邸志榮等幾名工人,在定州貢院(又稱考棚)大院內(nèi)挖土?xí)r發(fā)現(xiàn)了一個窖藏,。
“大家挖開地窖后,,一個大瓷壇顯露了出來,壇內(nèi)裝有8個大瓷碗,,不過瓷壇和其中2個大瓷碗已破碎,,只剩6個,現(xiàn)場工人每人分得一個,。”王夢陽說,,因為不知道瓷碗價值,工人都當(dāng)成了飯碗來用,。
聽到有人在考棚挖出了文物,,當(dāng)時的博物館工作人員迅速了解情況。經(jīng)過定州博物館老館長劉殿庚耐心解釋,,并買來6個新碗作為賠償,,終于將工人們手中的6個大瓷碗順利換出。
經(jīng)過仔細查看,,劉殿庚發(fā)現(xiàn),,有2個瓷碗碗足內(nèi)刻有“新官”字樣,成為該館的“新官”定瓷珍品,。
“據(jù)考證,,這兩款瓷碗外底心刻行書‘新官’二字,胎白質(zhì)細,,施釉均勻,,潔白瑩潤,外壁有垂?jié){淚痕,,呈五曲花口式,。”王夢陽介紹,此碗敞口斜壁,,下腹緩收,,矮薄圈足,胎薄處僅有2毫米,,擊之聲音悅耳動聽,,完美體現(xiàn)了定瓷“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
雖為縣級博物館,但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達5萬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國家珍貴文物965件,,藏品以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典籍文化為主要特色,年均接待游客近40萬人次,。
今年5月18日,,定州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近日,,該館館藏文物一串覆蓋著白霜,,略帶黃色銹蝕斑塊的“葡萄”琉璃制品,成為新晉“網(wǎng)紅”,。網(wǎng)友在驚嘆“這串爛葡萄竟是古人用玻璃吹的”同時,,更是贊嘆北宋工匠的巧思和智慧。
隨著“文博熱”不斷升溫,,定州博物館日益成為廣大游客到定州領(lǐng)略定窯技藝的“打卡地”,。王夢陽表示,下一步,,定州博物館將進一步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不斷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科技賦能,,讓更多文物“活起來”,著力打造周末到河北休閑度假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