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水般透明,,輕盈而明凈。我如潛流,,默默而執(zhí)著,;我如激流,,匆匆而堅韌;我如清流,,潺潺而永久,。”這是她寫在畢業(yè)留言冊上的幾句話。參加工作20年來,,憑著這種執(zhí)著,、堅韌和堅持,她用如水的青春擁抱如山的事業(yè),,努力拼搏,,扎實苦干,默默奉獻,,譜寫了一曲壯美的青春之歌,,成為新聞戰(zhàn)線一位標桿式的人物,她就是市廣播電視臺黨總支副書記,、副臺長李景雯,。
勤于報道甘于奉獻
1995年,李景雯從河北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市廣播電視局工作,。參加工作以來,,大學老師吳庚振那段“從事一項事業(yè)、一項工作,,有的人將自己的身心都拿出來,,奉獻給了它。為此,,他們要吃很多很多苦,,付出很多很多代價,也在心中藏著許多許多愧疚,。如果她是一個女人,,可能她不會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的話成為她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
作為單位業(yè)務骨干,,李景雯每年都要參加備受全市矚目的“兩會”報道。2002年“兩會”期間,,正趕上兒子發(fā)燒,,因報道任務繁重,她無暇帶孩子去醫(yī)院,,只好湊合著讓他在家喝點兒藥,。開完會等她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已轉為肺炎,,輸了十幾天液才消除了癥狀,。
2003年“非典”期間,,李景雯自告奮勇深入一線采訪。一次,,由于時間緊迫,,下鄉(xiāng)前沒來得及給家人打電話,手機塞進隔離衣一整天,,直到天黑了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丈夫打開門,看到一臉疲倦的她,,著急而關切地問道:“你怎么了,?發(fā)燒了?一整天去哪兒了,?手機怎么不接,?你知道我去單位找了你幾趟?”她打開手機一看,,竟有20多個未接電話,。一整天沒看到媽媽的兒子哭喊著:“媽媽抱抱,,媽媽抱抱,。”而她卻因為剛從一線回來,怕傳染到兒子,,不敢伸手去抱……“每當想到這些,,我喉嚨里總是澀澀的,充滿了對家人的愧疚,。”李景雯如是說,。
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了豐碩的果實。參加工作以來,,李景雯在上級報紙,、電臺、電視臺上發(fā)表稿件600余篇,,多篇稿件榮獲國家,、省、市獎項,。連續(xù)5年被市委宣傳部評為優(yōu)秀宣傳工作者,;2003年被聘為保定電臺特約記者,并連續(xù)5年被保定廣播電臺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2007年度榮獲新長征突擊
手和保定市十佳記者榮譽稱號,;2008年度被市委宣傳部授予外宣工作突出貢獻獎。自2012年任市廣播電視臺副臺長以來,,先后多次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所在的市廣播電視臺第一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支部。
關注民生勇?lián)熑?br />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李景雯始終把民生作為關注重點,,充分利用電視新聞這一平臺,開展輿論監(jiān)督,,反映百姓生活,,勇?lián)晃恍侣勅说呢熑巍?br />
2004年供暖期開始后,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居民沒能按時供暖,。得知情況后,李景雯深入住戶和供暖企業(yè)進行深入采訪,,
寫出了《讓冬季不再寒冷》的批評報道,,有力維護了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2005年,,李景雯無意中了解到,東留春鄉(xiāng)一個12歲的孩子患病后,,一家人面對3萬元的手術費束手無策,,熱心的她決定幫他們一把。通過到患者家中和北京301醫(yī)院等地深入采訪,,李景雯寫出了《讓生命在愛心中延續(xù)》的連續(xù)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那個不幸的家庭解決了很大困難,。
勤學進取修德致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李景雯勤學不輟,,嚴以修身,業(yè)務能力和自身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參加工作后,,為適應工作需要,李景雯參加了成人高考,,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河北大學新聞學院,,完成了新聞本科課程。同時還參加了由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影電視部舉辦的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業(yè)務干部培訓,,取得了新聞采編人員資格培訓證書,、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證和中級技術職稱。“學習使我有了搏擊人生的法寶,,‘學海無涯,,吾知有涯’,學習將成為伴我一生的良友,。”李景雯說,。
努力學習之外,李景雯還注重自身修養(yǎng),,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生活中常修人格美德,要求自己為人要謙虛,,學習要努力,,工作要勤奮;工作中弘揚職業(yè)精神,,恪守職業(yè)道德,,以自身言行帶動單位良好風氣的形成。
談到未來,,李景雯堅定地說:“我所鐘愛的新聞事業(yè)注定了我必須奔騰前進,,無論前進道路上有多少困難,我都會勇往直前,,用如水的青春擁抱如山的事業(yè),,在新聞領域實現(xiàn)自身價值,,為加快新興區(qū)域中心城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記者趙青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