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斯力格
近日,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這一要求深刻表明,,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治國理政成效的重要方面,。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法經》問世,到代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議》出臺,,歷史表明,,法之盛衰關乎政之治亂,良法向來是治國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今天,汲取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yōu)秀法律文化,,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系統整合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梢哉f,編纂法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征和標志,,是中國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中華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奮進,。
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才能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從實踐看,,中國經濟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社會生活風清氣正,都離不開民法制度夯實基礎,、與時俱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才能推動“中國之治”進入更高境界。
實施民法典,,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履行職責、行使職權,、開展工作,,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不僅要考慮民法典規(guī)定,還要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建設,。與此同時,維護好民法典權威,,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題中應有之義。善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才能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建議,民法典誕生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過程,。遵循同樣的邏輯,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墜物,,還是碰到遺產糾紛,,抑或遭遇隱私泄露,,只有全體社會成員以民法典為遵循,養(yǎng)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yǎng)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才能讓民法典真正成為老百姓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從這個意義上講,,把講清楚闡釋好民法典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方能保證全社會緣法而行,,實現法盛人和。
大國治理,,機杼萬端,,法治始終是令人矚目的關鍵詞。讓民法典的規(guī)章與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神州大地必將繪就全面依法治國的嶄新畫卷,。(阿斯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