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通訊員任振焦)日前,,冀中職業(yè)學院經過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文物部門批準立項,,本著“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采用“原型制,、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對位于該院南校區(qū)院內的,、已于2013年列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山書院撥付專款390萬元展開全面維修,,由山西古建所對書院的大門,、儀門、明倫堂,、東西廨舍,、中軸線甬路等主體建筑進行全面修繕。修繕竣工后,,中山書院將以更加古樸典雅,、雄渾堅實的風貌展現(xiàn)給世人,將建成一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繼續(xù)對大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學生塑造成君子能手型,、淑女巧手型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山書院又稱中山廟學,,是1050年宋代宰相韓琦任定州知州時依托文廟所建,。院內古柏森森,古建幽雅,,飛檐挑梁,,具有濃郁的書院文化氣息,,流風遺韻,文脈靈秀,,歷經千年,,一直是興教辦學的場所,自古至今為社會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才,。
中山書院明倫堂位于院內的中軸線上,,為其正殿。據(jù)說該明倫堂是我國北方最早的儒家講堂,,其功能是研究,、講授儒學經典,培養(yǎng)科舉應試學子,,進行人倫教化,。韓琦轉任之后,蘇軾任定州知州,,也曾在書院明倫堂講學,,并在院中栽植古槐,至今仍然枝疏葉濃,。書院的大門,、儀門、廨舍等建筑也別具古典特色,。據(jù)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李景漢先生考察,,古代的官辦學校,大多設在文廟旁邊,,稱之為“庠序”,,“辟雍”或廟學、書院(《定縣社會概況調查》),,其布局一般為左廟右學,。因定州當時名為中山郡,則稱之為“中山郡廟學”或“中山書院”,。
元朝時期,,州級以上官府所設學官稱“學正”,縣級所設學官稱“教諭”,。中山書院始設“學正”一職,,不僅管理本院學務,還掌管一州的教育,。
明朝時期,,書院增設了“訓導”一職,負責學員的日常行為管理,。學員分為“廩生”,、“增生”和“附生”三個等次,,后又設佾生,佾生又稱樂舞生,,除學習儒學外還負責文廟祭祀儀式的音樂和舞蹈,。國家每年下達給定州30個“廩生”、30個“增生”定額指標,。“廩生,、增生”月領膳銀,由國家供應伙食費,,如果廩生出現(xiàn)空缺,,就通過考試擇優(yōu)在“增生”中選補。資深而優(yōu)秀的廩生,,可貢入太學深造,。“增生”出現(xiàn)空額,就考試擇優(yōu)在“附生”中選補,。“附生”沒有定額,,也不享受國家的伙食費補助,但“附生”也都是在州屬各縣選拔的品學兼優(yōu),、好學上進的文童或武童,。書院的經費由州府劃撥學田租賃費所供。明朝時期,,中山書院的學員經科舉考試,,中進士者13人,其中文進士9人,,武進士4人,,狀元1人。中舉人者48人,,其中文舉人38人,,武舉人10人,貢生86人,。中山書院因文教興盛,,人才輩出,學子向往,,聲名鵲起,,被社會譽為“中山廟學甲天下”。
清朝初期,,進一步強化了科舉制度,,中山書院愈加興盛,美譽遠播,。順治二年(1645年)定州州署對文廟和書院進行了維修擴建,。乾隆三年(1738年),為了方便士子科考創(chuàng)建了定州貢院,。之后又新建了定武書院(定州中學的前身),,文教事業(yè)進一步昌隆。清代定州生員經科舉考試,,中進士32人,,其中文進士16人,武進士16人,,武狀元2人,;中舉人227人,其中文舉人80人,,武舉人147人,,貢生259人。這些生員大多數(shù)出自中山書院,。清光緒末年,,隨著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全國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取士,,成立學會,創(chuàng)辦報紙,,興建學堂,。中山書院于宣統(tǒng)初年,改建為定州官立學堂,。
民國3年(1914年)縣知事孫發(fā)緒熱心教育,,力倡“毀廟興學”,廢除文廟祭祀功能,,與定州官立學堂合并一處,,改建為“縣立女子高等小學”,首開興辦女校新風,。民國5年(1916年)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改建為直隸定縣女子師范學校,,與當時的天津女子師范、保定女子師范齊名,,培養(yǎng)了大批女教師,、女干部,為推動婦女解放和新文化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37年9月,,日軍占領了定縣縣城,各類學校停辦,。直隸女子師范學校的部分教師撤離縣城,,分別創(chuàng)辦定南縣師范學校(在油味村)和定北縣師范學校(在北渠河村),。
1947年,定縣解放,,師范學校遷回城內,,創(chuàng)建了冀中區(qū)第一師范學校。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更名為河北省立師范學校,。1986年易名為河北定州師范學校。2002年與河北定州市計算機師范學校合并升格為保定師專定州分校,。2006年7月經教育部和省政府批準,,升格改建為冀中職業(yè)學院。
近百年來,,學院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共培養(yǎng)教師38000多名,,職業(yè)技能人才9500多名,,其中2600多人擔任各級各類校長,獲得中級以上職稱者20000多名,。如今,,學院已發(fā)展成為擁有3000多名在校生,20多個專業(yè)的高等職業(yè)院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