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國第26次助殘日到來之際,,記者來到“凈絲語”定州緙絲文化體驗館,走近身殘志堅的聽障女孩兒薛璐,,零距離感受她不平凡的創(chuàng)業(yè)軌跡,。
現(xiàn)年18歲的薛璐,是定州緙絲文化體驗館一名聽力殘疾的特殊緙絲學員,。8歲時患病因用藥不當致有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就這樣,被父母送到市思語聾兒語言康復學校進行康復學習,。薛璐是一個很內(nèi)向的女孩兒,,剛入學時不敢跟老師交流,也不和小朋友們玩耍,。為讓這個小女孩盡快融入集體生活,,校長黃鳳潔主動帶她去配助聽器,教她說話,,鼓勵小朋友們和她一起玩耍,,對她進行心理輔導等等。慢慢地,,小薛璐變得開朗起來,,表現(xiàn)越來越優(yōu)秀,多次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比賽獲優(yōu)異成績,。她品學兼優(yōu),,多才多藝,2011年從學校初中部畢業(yè),。
畢業(yè)后,,家人為薛璐找了一份縫紉工作。校長黃鳳潔覺得縫紉機的噪音對她的聽力恢復有影響,,一直主動幫忙尋找合適的工作,。直到去年年初,黃校長找到了“凈絲語”定州緙絲文化體驗館館長王鵬巍,,王館長了解詳情后決定免費教授薛璐緙絲技術,,學成后為她提供就業(yè)崗位。
剛到緙絲館時,,薛璐遇到了很多困難,。“教緙絲的老師是南方人,,再加上我聽力受損,很難聽懂老師講什么,,幸虧同事一句一句的幫忙翻譯,。有一次學習新緙絲技巧,練了一遍又一遍,,還是學不會,,當時特別氣餒,一度想放棄,。黃校長把我接回學校住了兩天,,耐心開導我,鼓勵我,,我才得以堅持下來,。”她說。
薛璐老家在叮嚀店鎮(zhèn)西張謙村,,平時住員工宿舍,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想家了就練習緙絲技術,,把注意力轉移到緙絲上來。通過深入學習緙絲知識,,刻苦鉆研緙絲技法,,薛璐的緙絲技藝日趨成熟。去年7月,,薛璐代表我市參加了“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暨第二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jié)”,,其純熟的緙絲技藝展示令人叫絕,她緙織的作品《靜》受到全國各地參會人士的交口稱贊,,得到了省殘聯(lián)常麗虹主席的認可和夸獎,。市殘聯(lián)領導多次看望慰問她,讓她安心學習,,工作,、生活上有困難就找殘聯(lián)求助。
參加展能節(jié)期間,,薛璐看到了全國各地殘疾人的優(yōu)秀作品,,激勵了她更加努力學習、苦練技巧的積極性,。去年10月,,2015京津冀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活動在石家莊舉辦,薛璐代表“凈絲語”定州緙絲文化體驗館參加了展演,,她嫻熟神奇的緙織技藝吸引了廣大與會者紛紛駐足觀看,、嘖嘖稱奇,。中殘聯(lián)理事長魯勇、副省長姜德果及北京,、天津殘聯(lián)領導對她的緙織技藝大加贊賞,,并給予鼓勵。
薛璐說:“感謝黃校長和王館長,,感謝身邊每一位幫助我的朋友,,是他們教會了我積極向上、自強自立,。”有社會各界的關愛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們堅信,“折翼天使‘的明天一樣燦爛,。
記者李佳陽王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