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新亮,、王安
“最美的彎腰;
老奶奶真棒,,愛你哦;給老太太點贊;
她美的一瞬間,,涌起了全城的感動……”
6月7日,,百度定州貼吧一則“全城尋人:最美老奶奶,您在哪,?”的帖子被置頂,。帖子中有一張照片:一位皓首銀絲的老奶奶正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文字寫道:“這是6月5日早晨,,有網(wǎng)友在張寒暉文化廣場偶然拍攝到的一幕,,因為行色匆忙,只了解到老人已有93歲高齡?,F(xiàn)在,,為了樹立標桿,帶動創(chuàng)城,,我們想找出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請認識這位老人的朋友們積極提供線索,告知老人的情況,。”
此帖一發(fā),,迅速引得眾多網(wǎng)友點贊,僅一天時間,,便有40多位網(wǎng)友留言,,點贊、致敬老奶奶的高尚行為,。此事在定州貼吧,、官方微信賬號等市內(nèi)各大網(wǎng)絡社交媒體,各微信群,、朋友圈等網(wǎng)絡空間持續(xù)發(fā)酵,,點擊量和閱讀量迅速攀升,僅兩天時間就形成了超萬人尋找,、學習老奶奶的聲勢和規(guī)模,,為我市創(chuàng)城工作注入新的正能量。不少網(wǎng)友在微信群留言表示,,創(chuàng)城讓大家更關注公益,、更熱心助人、更熱愛家園,,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助力創(chuàng)城,!還有網(wǎng)友為老奶奶的精神所感動,,賦詩一首:“皓首白眉品行高,,絕美傾城一彎腰。創(chuàng)城正氣浩然樹,,塊壘塵埃一抹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眾多網(wǎng)友的努力下,,這位“最美老奶奶”終于被找到了,!老人名叫謝銀娥,原住白果樹幼兒園附近的回民二社區(qū),,因2015年開發(fā),,房子拆遷后租住在李家灣社區(qū)一個獨院里。
6月8日一大早,,記者就來到老人的住所進行采訪,。一進屋,一位滿頭銀發(fā),、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行走利落的老太太笑臉相迎,。若不是早已知道老人已九十多歲高齡,單看面色和行動自如勁兒,,還以為是六七十歲的年紀,,這著實讓記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謝銀娥老人今年92周歲,,有五個孩子,,大兒子和三個女兒都在外省工作,平時跟二兒子王占才,、兒媳呂會芹住一起,。因租住的房屋沒有暖氣,一到冬天,,老人就住到河南安陽女兒家,。謝銀娥說:“孩子們都很孝順,從沒鬧過矛盾,,尤其是二兒子和兒媳,,從不讓我生氣,對我百依百順,,吃的也好,,所以我的身體才很健康。”“我娘心態(tài)很好,,為人和善,,和鄰里的關系相處的都很融洽,。”呂會芹告訴記者。
“我媽作息很規(guī)律,,早晨5點起床,,然后我陪著去張寒暉文化廣場遛彎鍛煉身體,上午在家收拾家務,,下午和幾個老鄰居打麻將娛樂。網(wǎng)上我媽撿垃圾的照片就是5日早晨在廣場遛彎時,,一位叫張英琴的老年體協(xié)藝術(shù)團隊員拍攝的,。他們當時在廣場進行文體活動、勸導不文明行為,,由于剛下過雨,,天氣很冷,我媽只穿了件短袖襯衫,,他們就給拿了件長袖的白衣隊服給我媽穿上,。往回走時,見廣場地面上有垃圾,,一向愛干凈的媽媽彎腰順手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沒想到被張英琴老師用相機拍到了。”
采訪得知,,謝銀娥老家是東留春鄉(xiāng)佛店村的,,自幼愛干凈,熱心公益,,年輕時當過村里的婦會主任,,踴躍參加村里組織的義務勞動。她看不慣臟亂差,,愛干凈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就連吃飯時一看到家里哪兒臟,就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起笤帚打掃,。每天起床,被褥疊得就像部隊士兵的“豆腐塊”,,臥室床下,、柜頂上都用抹布擦得一塵不染。每天上午收拾完家務,,便開始打掃屋內(nèi),、院內(nèi)衛(wèi)生,就連大門外巷道都打掃,,好像每天總有使不完的勁,!走在大街上,,看見煙頭、塑料袋,、磚頭等垃圾,,隨手就撿,不撿就過不去,。一個月前,,謝銀娥老人從安陽女兒家回來,看到創(chuàng)城中的定州連犄角旮旯都變得干干凈凈,,非常高興,。她說:“以前,人們都說定州是‘土定州’,,如今成了‘洋定州’,!家庭好,社會好,,共產(chǎn)黨好,,生活在這里真幸福,我也要為創(chuàng)城做點兒事,!”
“她就是這‘毛病’,,看到哪兒臟了就受不了,都成生活習慣了,。”80多歲的鄰居王榮雪告訴記者,。“我和老太太都是佛店村的,她愛干凈,,熱心公益,,十里八村都有名,60年代進城居住后一直沒變,,不管是家里還是大街上,,見垃圾就撿,這已然成了她的一種生活習慣,。”跟隨記者采訪的市老年體育協(xié)會負責人張仁宗說,。
編后:
九十多歲的老奶奶,看到地上的紙團,,自覺地把它撿起來,,她撿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文明,。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幾十年如一日,見垃圾就撿,,這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她用自己的具體行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公共衛(wèi)生意識,,這樣的堅持與韌性,值得敬佩和點贊,。
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體。市民文明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城市精神風貌和城市文明程度,。有文明市民才有文明城市,有市民素質(zhì)的不斷提升,,才有城市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就像謝銀娥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給全市人民尤其是老年群體樹立了榜樣,,她的美好情操和高尚品德,必將推動我市和諧美好上進文明好家風的形成,,成為千萬個家庭的道德標桿,,向美看齊,向善看齊,,帶動全城全社會充滿正能量,!正如廣大網(wǎng)友一面倒支持的留言和點贊,創(chuàng)城把正氣激發(fā)了出來,!
在我們感動于老人為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添彩的時候,,也不禁感慨一些人破壞環(huán)境、缺乏公德,、損壞公物的行為,,特別是群眾反映的極個別老人在廣場綠化帶小便,明擺著公廁開放,,旁人提醒卻充耳不聞,;還有的隨地吐痰、隨意闖紅燈等,。近日,,人民醫(yī)院門口有個老年婦女大聲罵街,還拆了路口的垃圾桶,,實在是不文明,!相比謝銀娥老人,臉面何在,?素養(yǎng)何在,?文明何在?
市民素質(zhì)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具體到每個人,,如果人人爭做文明人,讓文明成為生活習慣,,讓文雅成為城市風尚,,市民素質(zhì)自然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