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永傳承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的河北元素⑦
10月1日,,北京展覽館內,,“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迎來了開展第5天。
在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qū)河北單元,,講解員李楠發(fā)現,,參觀人流相較前幾天明顯增多。
一天下來,,講解詞在李楠口中要重復數遍,,然而,每當講述到“講好‘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故事”板塊時,,她仍感覺充滿激情,、心潮澎湃。
“我是河北單元6位講解員中唯一一位來自西柏坡紀念館的講解員,,對西柏坡有著特殊的感情,。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解,讓更多人了解西柏坡,,了解河北的紅色歷史,、紅色精神。”李楠說,。
河北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
從建黨初期到新中國成立,,河北在中國革命史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這里,是中國共產黨人率先建黨的重要基地,,是北方革命運動高潮迭起的重要策源地,;這里,是解放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場和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戰(zhàn)略基地,;在這里,描繪出新中國的宏偉藍圖,。
在“講好‘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故事”板塊中,,陳列位置最靠前的三張照片,正是對河北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的生動詮釋,。
三張照片中最為顯眼的,,是位于平山縣的西柏坡紀念館。
西柏坡,,“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黨中央和毛主席曾在這里指揮了決定中國命運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從這里出發(fā),,一路向北,,“進京趕考”,由此翻開中國歷史的嶄新一頁,。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今的西柏坡和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已經成為河北紅色文化的代表符號,。
燕趙大地,紅星閃耀,。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這塊土地就被深深植入了紅色基因。
三張照片中位于右下角的,,是2019年4月,,唐山樂亭縣高平中學學生在參觀李大釗紀念館。照片中,,學生們身穿校服,、整齊劃一,神情肅穆地注視著墻上的李大釗像,。
作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河北樂亭人李大釗曾預言“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走向絞刑架時,他仍發(fā)出“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的錚錚誓言,。
時光穿越近百年,,當照片中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們認真聆聽著李大釗的紅色故事時,對相隔近一個世紀的革命先輩肅然起敬,,紅色精神的賡續(xù)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李大釗照片一旁,則是一幅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革命先輩們期望中的景象:2022年6月13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石家莊市召開,。全會強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解放思想,、奮發(fā)進取的務實舉措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
紅色的火種最早在這里播撒,,西柏坡精神在這里誕生,,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紅色基因已經在河北這片土地上深深融入人們的血脈,引領著燕趙兒女奔向未來,。(河北日報記者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