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2月3日電(高麗)聚焦百姓善舉,,尋找身邊好人,。12月3日,“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正式啟動,,網上投票渠道同步開啟,。來自河北的“割皮救父”康靜、“大漠小城的別樣青春”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且末團隊、“老英雄”韓澤民,、“林場衛(wèi)士”程李美、“爬行種樹的無腿老兵”馬三小,、“生命永恒”秦皇島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群體,、“直播交警”郝紅亮、“近海救援志愿者”苗志剛等8人(群體)入圍此次評選。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致敬這些平民英雄,。

“割皮救父”康靜
古有臥冰求鯉,今有割皮救父,。石家莊市平山縣兩河鄉(xiāng)南白雁村村民康青海因意外掉入高溫池,,造成全身99%的皮膚燙傷,幾次手術后,,病情依然嚴重,。為挽救父親生命,還在哺乳期的女兒康靜毫不膽怯,,義無反顧地決定割皮救父,,用自己18塊手掌大小的皮膚供父親做了植皮手術??奠o作為女兒,,她的大孝善舉令人感動,身為母親,,她的偉大同樣令人欽佩,,康靜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仁孝”二字。
“大漠小城的別樣青春”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群體且末團隊
19年前,,保定學院15名品學兼優(yōu)的畢業(yè)生帶著戶口懷揣夢想,,從燕趙大地來到且末,走上三尺講臺,。19年來,,在他們事跡的感召下,保定學院畢業(yè)生陸續(xù)來到新疆且末縣工作,,截至2019年,,在且末工作的保定學院畢業(yè)生共有27名。李桂枝,、井慧芳,、丁建新、朱英豪,、辛忠起……這一個個名字來自堅守在且末講臺上的保定學院的畢業(yè)生,,他們研討考試動向、精心備課,、組織專項訓練,,幫助一批又一批的且末孩子走出那片沙漠,到更廣闊的世界里充實自己,。他們恪守著莊嚴的承諾,,扎根基層,、獻身教育,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的青春誓言,。

“老英雄”韓澤民
韓澤民曾3次見證地空導彈擊落敵機,2次親手擊落敵機,,他受到空軍司令部,、政治部的獎勵,被提升為中尉,。從部隊轉業(yè)后,,韓澤民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嚴格保守國家秘密,,從未向別人提起自己過去的作戰(zhàn)經歷,,也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退休后,,韓澤民在僅有幾十平米的老舊平房里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一直以來,“老英雄”韓澤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閃耀著一名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的熠熠光輝,。
“林場衛(wèi)士”程李美
程李美出生在塞罕壩,她的父親是塞罕壩林場的一名普通工人,,父親的干勁兒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2013年,程李美放棄了大都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父親工作過的林場,,成為了一名林業(yè)工人。6年來,,程李美踏遍了12個林場54個營林區(qū),她為詳細了解困難職工切實情況,,入戶走訪,,加班加點收集資料組卷,累計為困難職工爭取幫扶資金20余萬元,。作為塞北大地上的第三代務林人,,程李美和像她一樣的新一代務林人,肩負著更多的使命,,懷揣著更大的夢想,,在塞北廣袤的原野上揮豪潑墨,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逐夢前行,。

“爬行種樹的無腿老兵”馬三小
爬著上去,蹭著下來,。這是馬三小10多年來生活的真實寫照,。因患脈管炎雙腿先后被截肢的河北省井陘縣馬峪村退伍軍人馬三小早上爬上山種樹,他靠手和膝蓋用力往上攀,,太陽落山回家,,他靠手和屁股撐著慢慢往下挪。他就是憑借著當年在軍營中鍛煉出的一口硬氣堅持了下來,。18年來他開辟出16片林地,,種樹1.7萬多棵,最粗的樹直徑已達40多厘米……馬三小說,,“生命不息,,植樹不止”是他的信念,只要沿著一個方向走,,打擊,、折磨、痛苦都阻止不了他,。
“生命永恒”秦皇島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群體
2016年,,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劉成君、黃萬成發(fā)起遺體器官捐獻志愿活動,,通過不懈的宣傳,,越來越多人改變了傳統(tǒng)看法,報名參與遺體器官捐獻,。“生命永恒”秦皇島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們來自各行各業(yè),,有醫(yī)生、教師,、學生,、農民、普通上班族,;有青年人,,也有年逾古稀的夫妻……他們互不相識,卻有共同的愿望——去世后將自己的身軀留給有需要的人,,或是給別人帶來光明,,或是助其延續(xù)生命。

“直播交警”郝紅亮
從警10年,,邢臺臨城縣交警郝紅亮由一名“輔警”變成現在肩扛“一杠三星”的交警,,他在交管崗位上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知識并利用興趣愛好,通過手機網絡直播向網友展示酒駕等各種交通違法行為,,累計直播170余小時,,120余萬人次觀看,,在廣大網友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郝紅亮還用筆記錄下工作中的大事小情,、感人瞬間,,他就是這樣一位善于總結、勇于探索的80后“公安宣傳達人”,。
“近海救援志愿者”苗志剛
從2003年第一次救起一位落水者開始,,苗志剛一直默默守護唐山祥云灣海域,堅持義務救援16年,。16年來,,苗志剛歷險無數,但他一門心思救人,,每次將遇險者成功救助上岸時,,他的心才算落地。截止到目前,,苗志剛和他的團隊已累計在驚濤駭浪中救起了200多位遇險者,。他和團隊在2010年被唐山市海事局命名為唐山市青年志愿者搜救服務站祥云灣分站。苗志剛本人也于2019年2月,、3月先后被評為見義勇為河北好人,、中國好人。苗志剛認為,,挽救別人的生命財產是他和他的團隊應該做的,,他把海上救援當作了一份使命,更當作了不渝的追求,。
網民可在12月3日9時30分至12月18日11時期間通過新華網PC端,、新華網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客戶端進行網絡投票,。同時也可通過新華社“中國網事”的官方微博了解感動人物故事,并參與#2019,,感動再出發(fā)#微博話題互動,。
“中國網事·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九屆,今年是第十年,。本次評選共分提名、審核,、展示,、網民投票、專家評審,、計票,、再次審核,、結果公示8個環(huán)節(jié)。最終將根據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投票得分加權產生10位(組)年度獲獎人物,。評選結果將在2020年1月的“中國網事·感動2019”年度頒獎典禮現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