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月22日晚河北支援湖北第九批醫(yī)療隊進駐武漢,,這是一支由醫(yī)學影像技師組成的醫(yī)療隊,,同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yī)療隊一起,為這座城市帶來戰(zhàn)“疫”新力量,。
隊員在工作中,。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供圖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作為新冠肺炎診斷的重要手段,,CT檢查尤為關鍵,。肺部影像學表現,是判斷病人是否為“疑似”的三大臨床表現中最具有特征性的一點,,也是判斷病人病情轉歸的重要手段,。對于一些重大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些病人無法轉運或者病人集中隔離的區(qū)域,,移動CT可以就近獲得病人的影像學,通過5G網絡傳輸到后臺,,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一步閱片及診斷,,起到一個定點影像科的作用,。影像技師醫(yī)療隊要做的就是組建這樣的方艙式CT落地醫(yī)院。
到達武漢的第一要事就是防護服的穿脫,,防護服是醫(yī)護人員進入感染病區(qū)的保護傘,,只有正確掌握穿脫的步驟才能有效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隊員們在指導下反復練習,,為的是讓穿脫防護服形成肌肉記憶,。大家都秉持著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即使汗流浹背也沒有人喊累,。
隊員在工作中,。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供圖
隊員們在經過兩天的院感防護培訓和現場設備操作技術培訓后正式上崗。隊員被分配到漢陽方艙,、武昌方艙,、黃陂方艙三個醫(yī)院。影像技師主要為患者進行CT檢查,,每天在消毒完掃描間和操作間后開始通知方艙內的預約患者來做相關檢查,。由于現場操作的是車載全科CT,所以技師與預約病人的對接是在戶外,。先是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床號,,檢查部位等,確認無誤后帶患者進掃描間并引導患者調整體位,,最后在操作間完成相應部位的掃描和后期技術處理及判定,。
然而,CT技師和病房的醫(yī)護人員工作還是有不同點的,。CT技師面臨的是病毒與射線兩個“敵人”,。CT技師不僅穿防護服隔離新冠病毒,還要穿上隔離射線的鉛衣,。鉛衣有三十多斤重,,穿幾個小時就肩酸背痛,有的女技師體重還不到一百斤,,這是真正的“高壓工作”,。
隊員在工作中。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供圖
CT機房是臨時組建的樣板房,,墻壁鉛板的厚度達不到放射防護標準,,射線劑量超出標準劑量數倍。技師們暴露在大劑量的射線下,、一工作就是五六個小時,,輻射效應有累積性,,很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且輻射損傷是不可逆的,,長期或反復接受來自放射性植入物或外源性射線的低劑量輻射,,可引起閉經、男性和女性生育力下降,、白內障,、貧血、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等,;身體局部接受大劑量射線照射后可引起脫發(fā),、皮膚萎縮、潰瘍,、角化病,,最終可引起皮膚鱗狀細胞癌。
誰都知道一線工作危險,,感染風險高,,但卻從沒有人抱怨,只知道埋頭默默工作,。掃描病人,,重建圖像,照片子,,醫(yī)療隊一上班就開始忙活,,堅持每天清潔掃描室、操作間,,并且做到數次全面消毒,,上崗做到標準防護。隊員們雖然年輕,,但工作一點都不含糊,行動敏捷,、干凈利落,、效率高。在醫(yī)療隊人員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通過精心安排班次,、優(yōu)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了勞動效率,,確保了醫(yī)療服務質量,。每天完成掃描人次100以上,得到了武漢當地醫(yī)院領導的表揚與高度評價,。
方艙醫(yī)院在成立之初,,條件比較簡單,,但醫(yī)療隊隊員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沒有一個人畏懼退縮,,每一天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鉛衣進艙工作,,往往一干就是七八個小時,忘記了饑餓,,忘記了勞累,,忘記了身邊存在的風險。汗水濕透了衣衫,,模糊了眼睛,,醫(yī)療隊員們仍堅持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yī)者精神,。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真正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