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
2月26日,,崔曉雯(左)和患者一起為武漢加油,。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供圖
2月29日一早,下夜班,。
這是我支援武漢的第26天,、進入武漢武昌方艙醫(yī)院的第24天。
回到宿舍,,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視頻,,想看兒子、女兒一眼,。
千里之外,,我最牽掛的就是他們。2月4日匆匆離家時,,都沒來得及抱一抱他們,。
視頻那端,他們早早起了床,,正在寫作業(yè),。
9歲的兒子李羽爍拿著作業(yè)本讓我看,還給我背誦了一段課文,,“田中有株,,兔走觸株……”
看著我笑了,,兒子告訴我,,這是他們王老師來家里教他的。
我很感動,。為了讓我們在前方安心工作,,贊皇縣委、縣政府很重視我們前方隊員家屬的生活,,不僅多次到家中慰問,,還安排老師上門為孩子輔導功課。
孩子們說,,他們會在老師指導下認真學習,,完成好作業(yè)。
欣慰之余,,我也在思考,。此時此刻,,我又何嘗不是在全力完成一份組織交給我的“戰(zhàn)地作業(yè)”?
2月6日,,我被分到武昌方艙醫(yī)院B病區(qū),,整個病區(qū)有270多個床位。我們組有8名護士,,我是組長,,也是組里唯一的黨員。
在這里,,我和我的組員每人要護理30多名患者,。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這是常態(tài)。
有一天早班,,我?guī)е鴥擅陆o60多名患者抽血,。需要戴4層手套的規(guī)定,考驗著往日里我們的拿手絕活,。
抽血前,,我給同事提出了要求:必須一針成功,盡量減少患者痛苦,。
手套太厚,,摸不到血管;護目鏡起霧,,視覺受限,。我們就靠經(jīng)驗、憑感覺下針,,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
盡管衣服濕透,汗水蜇得睜不開眼,,可誰都沒要求提前離開病區(qū),,堅持干著手里的工作,直到下班,。
病區(qū)里的日子,,有苦也有甜。
有天早上,,一位和我同姓的崔阿姨,,走過來跟我合影,還要認我當侄女,,邀請我疫情過后去她家做客,。
我和她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夜班,。
那晚10點多,崔阿姨來回走動,,一臉焦慮,。幾次問她,她才告訴我,,睡不著覺是因為腹脹,。
我找大夫給她開了藥,可她擔心與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有沖突,,不肯吃藥,。于是,我站在她身邊,,一邊給她讀藥物說明書,,一邊讓她放寬心,她這才把藥吃了,。
等我把她扶到床邊躺下,,蓋好被子,她緊緊盯著我防護服上的“河北”還有我的名字看,。然后豎著大拇指說,,河北醫(yī)療隊不遠千里支援湖北,更不嫌棄她,,這份恩情她一輩子都忘不掉,。
身穿白衣,不負白衣,;盡己所能,,救死扶傷。
靠著這份信念,,我每次穿好防護服,,都帶頭走進病區(qū),跟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去完成一項又一項“戰(zhàn)地作業(yè)”,。
我深信,,只要我們能完成好每一項“戰(zhàn)地作業(yè)”,勝利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我期待,,春暖花開那一天,摘下口罩,,高高興興去崔阿姨家做客,。
講述/河北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贊皇縣醫(yī)院內一科護士長崔曉雯
采訪/河北日報記者 董 昌 王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