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彭文君 馮碩 康紫祎 郭晶璇
“我是最基層的代表,,我要實實在在地把咱老百姓想說的話帶到會上去,。”正月二十一大早,,踏著未融的積雪,,全國人大代表,、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迫不及待地把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拽到一起,,跟大伙兒一塊商量“全國兩會說點啥”,。
崔雪琴是土生土長的農家女,,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贊皇原村土布的第三代傳承人,。十幾年前,看著村里的婦女老人無事可做,、干坐在家里受窮,,她毅然決定返鄉(xiāng),用“老祖宗的手藝”,,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贊皇原村土布博物館內土布展示。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馮碩 康紫祎 攝
“她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到車間上班,,也可以在家做活兒,,既不影響下田種地,也不影響操持家務,。”一聽說不用受時間,、地點、年齡的限制,,還可以免費學技術,,十里八村上到80多歲的老奶奶、下到20多歲的大姑娘小媳婦都來了,,從此靠自己的雙手,,走上了穩(wěn)定的脫貧增收路。
“手藝再精,產品再好,,歸根結底還是得賣出去,,才能讓跟著我忙活的姐妹們多掙錢。”崔雪琴深知品牌和品質對于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性,,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創(chuàng)立了“原村土布”的品牌標識,。同時,她堅持把老手藝和現代生活需求結合起來,,聘請專業(yè)設計師,,從產品品種到款式進行全面系統(tǒng)設計,終于讓土布擺脫了“土味兒”,,煥發(fā)出新生,。
原村土布入駐石家莊北國先天下商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馮碩 康紫祎 攝
在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的引領下,,原村土布產品賣得越來越紅火,,不僅打開了國內市場,還遠銷歐美和韓國,。尤其是去年十月份,,原村土布入駐了石家莊北國先天下商場,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和認可,。
原村土布“火”了,,當上“大老板”的崔雪琴卻初心不改,當選本屆全國人大代表,,讓她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怎么通過今年的兩會,把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驗分享出去,、讓更多的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是她這些天一直在琢磨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要解決農村人才匱乏的問題,,二是要推動非遺產品進商圈,,打通銷售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購買非遺產品,,這樣才能真正帶來經濟效益,帶動農民致富增收,,拓寬鄉(xiāng)村振興之路,。”崔雪琴的語氣里透著堅定和希望,。
匆匆吃過午飯,,崔雪琴顧不上休息,快步向村里的紡織車間趕去,風中留下她爽朗的笑聲:“第一天開工,,去給老姐姐們拜個晚年,,再問問她們,兩會有啥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