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非遺”在唐山丨?張柱國:空竹“老愚公” “抖”出精氣神
空竹“老愚公” “抖”出精氣神
——訪唐山市級非遺項目“抖空竹”代表性傳承人張柱國
空竹“老愚公” “抖”出精氣神
——訪唐山市級非遺項目“抖空竹”代表性傳承人張柱國
視頻制作 魏偉 趙亮 王歡
野蜂狂舞,、大鵬展翅,、風擺荷葉、二郎擔山,、云天霧地,、玉帶纏身、行云流水,、云天飛人……在體育公園的空地上,,70歲的唐山市級非遺項目“抖空竹”代表性傳承人張柱國閃轉(zhuǎn)騰挪、健步如飛,,小小空竹在抖繩的拉扯下上下翻飛,。張柱國說:“抖空竹歷史悠久,集娛樂性,、游戲性,、健身性、競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讓很多人從中找到快樂,,收獲健康。”
空竹“抖”過悠悠千年
完成一整套動作,,張柱國額頭見汗,,卻絲毫不感到疲憊。談起抖空竹的歷史,,張柱國滔滔不絕,。
張柱國展示抖空竹技藝。 記者 王歡 攝
空竹歷史悠久,,古稱“胡敲”,,也叫“地鈴’“空鐘”“風葫蘆”等。 抖空竹亦稱“抖嗡”“抖地鈴”“扯鈴”,。早在三國時期,,相傳曹植寫過一首詩《空竹賦》:樂手無蹤洞簫吹,精靈盤絲任翻飛,,小竹緣何成大器,,健身娛樂聚人氣,。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場”中有童謠“楊柳兒青,放空鐘”,,證明此游戲在中國已有較久的歷史,。
普通空竹分單輪和雙輪兩種。單輪大盤內(nèi)中空,,外緣有低音孔2至3個,、高音孔9至10個不等,旋轉(zhuǎn)時發(fā)出優(yōu)美嘹亮的和弦哨聲,。古時空竹用竹,、木制作,現(xiàn)代采用工程塑料鑄造組合而成,,并且裝有單,、雙向止推高速軸承。抖繩系于兩根木棍頂端,,將空竹懸于繩上,,玩者雙手各持一棍來回拉動,使空竹旋轉(zhuǎn)并隨轉(zhuǎn)速加快發(fā)出嗡嗡聲,。明代劉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記述了空鐘(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清代,,抖空竹已發(fā)展成為受人歡迎的雜技節(jié)目,。雜技藝人們在原有花樣的基礎(chǔ)上,又創(chuàng)作出許多新的花樣和高難技巧,。表演時與優(yōu)美的舞姿和動聽的伴奏音樂融為一體,,更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在發(fā)展過程中,,藝人們不僅表演抖傳統(tǒng)的車輪式雙輪空竹,,又設(shè)計出陀螺式的單輪空竹,而且還可以把茶壺蓋,、小花瓶等器物作為抖弄的道具進行表演,。
高桿空竹。 記者 趙亮 攝
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戲,,后經(jīng)加工提高,,有了競技性質(zhì),,并成為傳統(tǒng)的雜技項目,,近幾十年來更是廣泛被社會所接受,成了人們強身健體的項目,,流行于全國各地,。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一門重復他人失敗的藝術(shù)
“有人說抖空竹是一門重復他人失敗的藝術(shù),,需要在反復失敗中領(lǐng)悟,,最終取得成功。”張柱國說,。
張柱國幼時曾將空竹當作玩具,,后來一直未曾接觸。2009年,,他離崗在家,,每天外出跑步、打拳鍛煉身體,。一天,,他在公園鍛煉時,被一陣陣“嗡嗡”聲吸引,,便再與空竹結(jié)緣,。“當時我借來空竹嘗試,發(fā)現(xiàn)看起來簡單其實并不容易,,需要大腦,、眼睛、四肢等身體各個部位和空竹協(xié)調(diào)配合,,對智力體力都是一種鍛煉,。”張柱國說。
萬事開頭難,。張柱國初練抖空竹,,操作失敗是家常便飯。他在失敗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技術(shù)從易到難,,動作從簡到繁,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guān),。對于自己的學藝經(jīng)歷,,張柱國總結(jié)為五個過程:“看”,即看別人抖空竹,,從而產(chǎn)生濃厚興趣,;“學”,即學動作,,由淺入深,,培養(yǎng)興趣;“仿”,即模仿別人特別是高手的動作,,錘煉自己的技術(shù),;“悟”,即在模仿的基礎(chǔ)上去研究技術(shù)動作原理,;“創(chuàng)”,,即對新動作進行嘗試創(chuàng)新。
“抖空竹有很多動作,,很多玩法,,它并不是簡單的上肢運動,而是全身的運動,,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高手還要做到形、神,、意,、氣統(tǒng)籌兼?zhèn)洹?rdquo;張柱國介紹。抖空竹不受場地限制,、器具簡單,、投資少,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其抖法多種多樣,,有單人抖、雙人抖,、多人抖,;有正、反,、花樣抖,,鋼管、鋼圈,、無桿,、大小空竹龍等很多種玩法。小小空竹上下飛舞,,玩家用上肢做提,、拉、抖,、盤,、拋、接,,下肢做走,、跳,、繞、騙,、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隨,,頭做俯仰、轉(zhuǎn)等動作,。抖空竹時要做到反應(yīng)快,、時間準、動作靈敏,、協(xié)調(diào),。跳躍時,則不但要跳,,腰部動作也很重要,,上肢隨同擺動,有時頸部也要運動,。
張柱國展示鋼管舞空竹技法,。 記者 趙亮 攝
“抖空竹寓游戲于運動之中,只要玩得開心,,合理掌握運動量,,不但能夠達到強身的目的,還能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張柱國說,。
讓更多的人“抖”出精氣神
抖繩拉動,空竹飛舞,,哨音雄渾,,聲入云表。體育公園的空地上,,一個個矯健的身影在控制空竹的同時不斷游走,,做出“過橋”“空竹球”“串繞”“對拋”“組合動作及套路”等動作,也有以瓷罐等器具代替單輪空竹而游戲,,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張柱國說:“抖空竹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唐山空竹工委的會員有300多人,,現(xiàn)在很多外國人也喜歡這項運動,。”
隨著對抖空竹研習的不斷深入,張柱國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唐山?jīng)]有抖空竹的教學片,,為什么全國重要賽場上摘金奪銀的鮮有唐山人,?”對于這個發(fā)現(xiàn),張柱國曾為自己定下了兩大目標,,如今已相繼實現(xiàn),。
2014年,張柱國針對唐山?jīng)]有抖空竹教學片的實際,,開始籌備教學片的拍攝,。打鐵還需自身硬。他不僅下苦功練成了唐山市的抖空竹典型動作,,還學會了很多國內(nèi)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在此基礎(chǔ)上,他自己編排,、演練,、錄像、編輯,,從網(wǎng)上發(fā)布教學片110多部,,包含11種類型1200多種動作,系統(tǒng),、全面的教學引起很大反響,。“通過拍攝宣傳片,不僅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抖空竹,,我的技術(shù)水平也大幅提升,。”張柱國說。
2018年全國首屆空竹運動會前夕,,張柱國每天都會在比賽時段到操場模擬比賽現(xiàn)場,,架起攝像機,模擬上場,、比賽,、謝幕、退場,,10個規(guī)定動作的組合套路歷時兩分半鐘,,他要求自己必須完美完成,一旦失誤,,自罰十遍,,整整堅持了31天。“練到最后,,許多動作閉著眼都能完成,,失誤率是零,。”張柱國說。汗水澆灌的花朵終于綻放,,在全國首屆空竹運動會上,,張柱國奪得男子B組規(guī)定套路的亞軍,填補了唐山的空白,。2019年,、2021年、2022年,,他在國際空竹藝術(shù)節(jié)均獲得銀獎,。
獨木不成林,。為宣傳推廣抖空竹運動,,張柱國深入中小學、社區(qū),,向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傳授抖空竹技藝,,讓更多人喜歡抖空竹,并從中找到快樂,,收獲健康,。“我曾帶了一個學員,也是咱唐山人,,他在洛陽舉辦的第二屆國內(nèi)名人空竹邀請賽上獲得單項第一名,,創(chuàng)造了單項的全國紀錄。”張柱國笑著說,。
空竹對拋,。 記者 趙亮 攝
對于未來,張柱國說“抖空竹永遠達不到頂峰”,,以后還要繼續(xù)加油,。同時表示,今后會繼續(xù)宣傳推廣抖空竹運動,,將這一古老的非遺項目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云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