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魏偉 趙亮 王歡
□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云成林
惟妙惟肖的游魚、憨態(tài)可掬的北極熊,、鮮嫩多汁的蜜桃,、長短不一的蓮藕、焦黃誘人的香蕉……這些可不是真的動物,、植物,,而是骨角雕刻染色作品。路北區(qū)級非遺項目骨角雕刻染色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鵬,,以雕刻為骨角塑體,,以染色為作品賦魂,,潛心研究這門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
雕刻藝術源遠流長
45歲的李鵬一身中式服裝,,長發(fā)束起,,頗具古風。其不善言談,,性格內斂,,更加專注于骨角雕刻染色技藝的研習。談起技藝的由來,,李鵬打開了話匣子,。
李鵬查閱書籍,,研習技法。 記者 王歡 攝
中國雕刻藝術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用材廣泛,有竹木,、牙,、角、骨,、玉石,、金屬和各種果核等,其工藝分線雕,、浮雕,、圓雕、鏤空雕等技法,。牙角雕刻染色是其中一個門類,,早在漢唐時期就已出現(xiàn),在刻好的紋線內加上顏色,,使紋飾更加突出,、清晰。明代開始,,牙角染色成為一種專門的技術,,所用均為純天然的植物和礦物質顏色。清代中后期和民國時期,,染色技術水平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高,,達到了鼎盛階段。
“我們現(xiàn)在主要用人工飼養(yǎng)的鹿角,,它每年會自然脫落,。有的鹿角密度比較高,,非常適合雕刻。”李鵬說,。鹿角雕刻染色技藝包括選料,、設計、開胚,、粗雕,、精雕、修光,、上色、固色等十幾道工序,,要求操作者不僅會雕刻的技能,,還要有深厚的繪畫基礎,從而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鹿角雕刻的題材非常廣泛,,有人物、瑞獸,,以及人們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和水果蔬菜等,。
“雕刻好的成品經(jīng)過染色這道工序,會變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還有一些作品會涉及到鑲嵌和一些會活動的小機關,為收藏者增添一些趣味性和操作性,。”李鵬說,。
學生時代踏上從藝之路
“我是上學時,因為一次美術作業(yè)才一步一步走到現(xiàn)在的,。”李鵬說,。
李鵬小時候喜好玩泥巴,喜歡捏捏畫畫,。上中學時的一次美術課,,賈慶發(fā)老師帶來了兩個粉筆雕塑的賈寶玉和林黛玉人像,讓學生們模仿學習,,并交上自己的作品,。看到老師的作品,,李鵬瞬間打開了思路,。回家后,,他用泥巴塑造了一個項羽將軍的全身像,,更是一枚枚做出魚鱗甲的鱗片,,整個作品栩栩如生。李鵬去交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賈慶發(fā)老師并沒有在辦公室,,便將作業(yè)交給了另一位老師。下課時,,他在走廊里遇到了風風火火的賈老師,。李鵬問:“老師,你看到我的作業(yè)了嗎,?”賈老師說:“原來是你做的,,我正想去班里問問是誰的作業(yè)呢。”
從此,,李鵬便在賈慶發(fā)老師的教導下走上了藝術之路,,跟隨其學習工筆畫4年,榮獲了諸多獎項,,其作品被收錄到相關作品集中,。
李鵬展示雕刻技藝,。 記者 王歡 攝
畢業(yè)后,,李鵬在一次翻看雜志時,被里面的京劇臉譜深深吸引,。“我有雕塑和國畫的基礎,,感覺畫臉譜不是很難。”李鵬說,。獨自練習了幾年后,,他在20世紀90年代開店售賣,自己制作模具,,自己調色繪畫,,其繪制的臉譜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一個周末,,李鵬照例在店外制作臉譜,,與小朋友互動時,一位顧客突然問道:“你懂這門藝術嗎,?這是國粹,,可不能亂畫。”言語略顯刺耳,,李鵬耐著性子答道:“就是自己喜歡,,亂畫的。”傍晚時分,,曲終人散,,那位顧客再次來到店中,,說:“我看你畫得認真,想深入了解這門藝術嗎,?”李鵬頗感意外,,便跟隨其來到一位老年票友的家中。老人欣賞了李鵬的臉譜作品,,卻說:“還行,,不入道,乍一看很好,,行家看就不行了,。”后來,在老人的指點下,,李鵬對于臉譜的刻畫有了質的飛躍,。“臉譜上的一筆一畫都有門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李鵬說。
李鵬制作的臉譜,。 記者 趙亮 攝
潛心傳承古老技藝
雕塑、雕刻,、繪畫等都是骨角雕刻染色技藝的基礎,。“這是我第一件雕刻作品,當時隨便撿了塊石頭,,隨手雕的,,留著當個紀念。”李鵬拿出了一枚石質的頭骨作品,,笑著說,。
從粗糙到精細,從生澀到純熟,,鉆研技藝的李鵬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枯燥的夜晚,。2012年,一位顧客看中了李鵬的作品,,更欣賞其心性和工藝,,便有意邀李鵬幫其雕刻。“他雖然不會雕刻,,但是眼光很高,,還給我出了個題目——雕知了。”李鵬說,。見李鵬拿出圖冊觀察知了,,那位顧客提醒他,,不要按照平面圖去雕刻,要通過實物全方位立體觀察,,才能得其精髓,。李鵬隨即找來知了觀察,反復臨摹,,最終將作品交到顧客手中,。“他一眼就看出了作品的瑕疵,我雕的知了前腿是平著長的,,真正的知了前腿呈八字形,。”李鵬說。通過這次雕刻,,李鵬感觸良多,,隨后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最終使其雕刻技藝日漸精湛,,其作品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與實物相吻合,,更加靈動。
李鵬雕刻作品,。 記者 王歡 攝
雕刻為骨,染色賦魂,。染色對于一件作品至關重要,,李鵬在此傾注了巨大精力,茶煮,、植物染色……讓每一件作品達到以假亂真,、渾然天成的效果。“我用20多年的時間研究染色技法,,怎樣染色不掉色,,顏色怎么過渡更加自然、立體,,都需要對顏色,、材料和繪畫有更多更深的理解。”李鵬說,。
隨著技藝的不斷精深,,李鵬獲評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是河北省民協(xié)會員,、唐山市民協(xié)工藝美術委員會理事,、唐山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其作品曾獲全國美術大賽銅獎。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審美不斷提升,對藝術品,、工藝品的需求非常大,,很多鹿角雕刻染色的作品被文玩愛好者收藏、盤玩,。一件鹿角雕刻染色的精品,,可以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很多美術愛好者,、雕刻愛好者也加入了鹿角雕刻染色這一行業(yè)。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機械化讓很多手藝人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傳統(tǒng)的雕刻技藝面臨諸多挑戰(zhàn),。
“選擇機器雕刻還是手工打磨,,就是在選擇千篇一律和獨一無二。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成為‘守藝人’,。我希望能有一個工作室,在研習技藝的同時,,宣傳雕刻和染色的知識,傳授技藝,,將這份帶有溫度的藝術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李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