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又是一年春草綠,正當植樹好時節(jié)
春光無限好
擇一日,,用汗水和時間去澆灌一棵樹
2023年3月12日是我國第45個植樹節(jié)
今天,,在春風里
一起為燕趙大地增添一抹綠色
車輛在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道路上行駛(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劉滿倉攝)
1棵樹1天可以蒸發(fā)400kg水
1畝樹林釋放的氧氣可供65人呼吸一輩子
1公頃林地可為超過2000種生物提供棲息地
……
灑下綠色,,播種希望
河北一直在路上
塞罕壩機械林場秋季景色,。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履“植”盡責 一諾一青山
塞罕壩上的故事
每個河北人都會記得
它被稱為現代版的“愚公移山”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海
從昔日漫天黃沙到如今的綠水青山
夏日塞罕壩風光。(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霍艷恩攝
1962年建場以來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幾代人
艱苦奮斗,、甘于奉獻
將荒原變成百萬畝林海
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三代塞罕壩人在這片荒原上建成百萬畝林海
從“一棵樹”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
每棵樹的年輪都見證了塞罕壩的成長
記載著生態(tài)建設的進程
游客在河北省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欣賞秋日晨景(2022年9月29日攝),。新華社發(fā)(劉滿倉攝)
●以樹為“筆”畫出“河北綠”
>>河北擁有百年以上古樹名木50余萬株
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摸清了河北省古樹名木的資源狀況,。河北省共有百年以上古樹493927株、名木14277株,,其中一級古樹6498株,、二級古樹100498株、三級古樹386931株,,有古樹群796個,。
各市古樹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承德、張家口,、保定,。數量前三的古樹分別是松樹3971株、槐樹2842株,、柏樹1122株,。
>>河北“國家森林城市”數量達到9個
邢臺市達活泉公園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近年來,,河北省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積極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截至2022年底,,全國219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河北9市獲此殊榮,分別是張家口,、石家莊,、承德、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邯鄲,、邢臺。
石家莊市滹沱河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植”此青綠,,繪就河北生態(tài)底色
2023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之以恒推動綠色轉型,。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制定美麗河北建設規(guī)劃綱要,,協(xié)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這是2022年6月2日拍攝的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zhèn)翟家莊采石廠礦山跡地地質環(huán)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過去一年來,,河北省國土綠化任務超額完成,。2022年河北省共完成營造林636.8萬畝、退化草原治理44.6萬畝,、防沙治沙285.8萬畝,,分別為任務目標的106%、124%和150%,。全省3150萬人義務植樹1.07億株,。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和村鎮(zhèn),黨員志愿者給種植的樹木澆水,。(資料片)新華社發(fā)(郝群英攝)
2023年,,河北將集中力量開展綠化攻堅,聚焦“兩山,、兩翼,、三環(huán)、四沿”重點區(qū)域,,全年完成營造林60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40萬畝。
到2025年,,河北省將完成造林綠化1500萬畝,,森林撫育1500萬畝,有林地面積達到103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5%,,一幅美麗的綠色畫卷正在河北大地徐徐展開。
市民在邢臺市隆堯縣唐堯公園游玩。新華社記者駱學峰攝
枝頭含春日
靜待花開時
林間枝頭綠意盎然
希望也在越靠越近
愿所有種下的美好都會發(fā)芽
這個春天,,我們一起去種樹吧~
(綜合自人民日報微博,、河北省林業(yè)和草原局網站、中國綠色時報,、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 編輯張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