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防水涂料,,為高鐵橋梁穿上“輕薄防護服”
——京津冀協(xié)同創(chuàng)新河北故事③
22臺自動反應釜不停運轉,升溫,、攪拌,、分散、研磨……
8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任丘市雁翎工業(yè)園區(qū)的河北金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將剛剛出爐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裝桶,、密封,、入庫。
“從投料到產品下線大概需要八九個小時,,一次可生產兩三噸,。”該公司行政副總經理蘇學錦告訴記者,這批貨是渝昆高鐵,、杭溫高鐵項目的訂單產品,,目前已完成訂單量的一半多。
說起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少人會感到陌生,,它是應用于高速鐵路混凝土橋梁無砟軌道橋面的一種防水材料。
“我們公司生產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涂上薄薄一層,就如同給高速鐵路混凝土橋梁穿上了‘輕薄防護服’,。”河北金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鉛介紹,,過去公司生產的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厚度在1.5毫米以上,外面還要加上5—10厘米的混凝土保護層,,而薄涂型涂料施工厚度僅0.6—0.8毫米,,且無需再加保護層,,能有效節(jié)約建設成本。此外,,薄涂型涂料還能破解橋面積水,、防水層鼓包和剝離等難題,讓高鐵橋梁更“長壽”,。
從“厚”到“薄”的轉型,,是企業(yè)生死存亡的選擇。
早在2008年公司成立不久,,金坤就以生產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業(yè)內小有名氣,。
“那時候,生產線24小時不停工,,產品供不應求,年銷量三四千噸,。”蘇學錦至今難忘當年的火爆場景,。但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技術門檻較低,隨著各地高鐵項目建設高歌猛進,,參差不齊的競爭者一擁而上,,市場陷入惡性競爭。
2016年,,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價格從平均每千克20多元跌到10元,,金坤的產品銷量和利潤出現(xiàn)斷崖式下滑。
只有創(chuàng)新,,才有出路,。金坤把目光投向了行業(yè)翹楚——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此時,,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歷經十幾年時間,,研發(fā)出最新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正在尋求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婆家”,。
“多年來,,金坤扎根軌道交通工程材料領域,擁有自主研發(fā)的檢測實驗室,,扎實的生產基礎能保證新產品順利量產,,而且毗鄰北京的區(qū)位優(yōu)勢便于產品試驗研究。”談起合作的初衷,,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金屬及化學研究所主任王濤介紹,。
一方是渴望創(chuàng)新技術的企業(yè),一方是期盼成果轉化的科研院所,,這場“雙向奔赴”就此展開,。
2019年初,,金坤獲得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授權。為推動這項科研成果早日“開花結果”,,同年3月,,公司技術研發(fā)中心主任紀剛帶領技術人員開啟了二次研發(fā)。
“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對原料研磨細度要求比較高,,能否找到合適的研磨介質和選取怎樣的流速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紀剛坦言,介質的選擇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為此,,他們和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專家一起,一種介質一種介質地進行對照試驗,,摸索最優(yōu)配方,。
經過兩三個月的比對,研發(fā)人員發(fā)現(xiàn),,生產底涂料和面涂料時可以用相同的介質,,但兩者性能不同,對流速的要求不一樣,。最終,,他們選中氧化鋯珠作為研磨介質,研磨底涂料時將流速調整至14升/分鐘,,研磨面涂料時流速調整至9升/分鐘,,既保證了生產效率又提升了產品質量。
2019年11月,,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獲得中鐵檢驗認證中心的鐵路產品認證,。
2020年10月,該產品在金坤開始批量生產,,目前年銷售額近1億元,。
對于未來,郭志鉛有更長遠的打算,,“我們將和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加強合作,,不斷提升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抗穿刺能力,將材料應用領域拓展到有砟軌道橋面,、涵洞,、橋涵等各個領域。”(河北日報記者 陳 華 劉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