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長城新媒體集團聯(lián)合河北廣播電視臺推出的短視頻日播節(jié)目《百姓看聯(lián)播》,上線已經一周年了,。這個節(jié)目尋找小切口,、挖掘小故事,對每天的《河北新聞聯(lián)播》進行網絡化通俗化解讀,。一年時間里,,1700多條短視頻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新聞,全網累計瀏覽量突破10個億,。
流量是傳播力和影響力,。一個側重于時事類新聞解讀的欄目,為何如此受歡迎,?讓欄目主創(chuàng)人員帶您走進《百姓看聯(lián)播》的屏前幕后,。
種多肉年入五六十萬的小伙兒張志遠、跑回大山當果農的海歸牛童,、義務守護長城45年的老人張鶴珊……過去一年,,這些有趣的河北人、新鮮的河北事,,只要您關注《百姓看聯(lián)播》聽過《思宇講故事》,,一定不陌生。
《思宇講故事》,,主打一個用“扯閑篇兒”的方式跟您講新聞,。剛開始做這檔欄目時,我們“犧牲”了好多腦細胞,。怎么能讓視頻在幾秒鐘就抓住您的目光,,吸引您看進去,而且看完覺得“嘿,!有點東西,!”經過幾次討論,我們一致決定,,先從“說話”下手,。
在我們的節(jié)目里,,您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聽不懂的詞兒,,統(tǒng)統(tǒng)被我們拉去“變身”,,變成家常話。比如這句:“衡水深州市蔡張村人蔡旭哲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您聽完,,可能感覺“哇,,好厲害,可是跟我有啥關系呢,?”于是我們改成了:“快來看,!英雄航天員里有位咱河北老鄉(xiāng)!”這一下,,您是不是立馬來了興致,,尋思著這老鄉(xiāng)到底啥來頭?
其實,,我們每天在寫稿子的時候,,都會做很多工作。有時候寫完稿子,,不光給領導審,,還會給家人念念。得首先讓身邊人聽得進去,,才能入了您的“法眼”,。
說完“話”咱再說“事”,怎么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也是一門學問,。
就拿最近的那期《村里來了靈芝兄弟》來說。這期視頻主題是講新農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故事,,關聯(lián)當晚播發(fā)的河北新聞聯(lián)播,,我趕緊翻騰自己的采訪本,想起來之前采訪的故事剛好切題,。于是,,那晚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把現(xiàn)有的素材重新“排兵布陣”,。
“靈芝兄弟”辭職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8年建成河北省規(guī)模最大的靈芝種植基地。其實,,辭職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已經屢見不鮮,,但一個“最”字,讓我覺得這故事有特點,,肯定有人愿意看,。
讓故事一秒被人記住的“武林秘籍”,一定是反差感,。你想,,如果“靈芝兄弟”白手起家種靈芝,,那這事不稀奇,可據我了解,,他們之前是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收入相當可觀。干嘛扔了“金飯碗”非跑回村種靈芝,?您肯定也是這么想的吧,?稿子第一句話就是這么來的。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一分多鐘的視頻,,既要“吸睛”還得“有料”,真不是件容易事兒,。但只要您樂意從《百姓看聯(lián)播》了解河北的這些大事小情,,我們“犧牲”再多腦細胞也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