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8月25日,,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冠軍常園做客河北日報報業(yè)集團,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這位石家莊姑娘,,在巴黎奧運賽場上連克1號、4號種子選手,,以8號種子選手的身份拿下了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
8月4日,常園(左)在比賽后慶祝,。 新華社記者郭昱攝
人物名片
常園,,27歲,河北拳擊運動員,,2013年世界青少年女子拳擊錦標賽冠軍,,2014年南京青奧會冠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冠軍,,東京奧運會拳擊亞洲大洋洲區(qū)資格賽冠軍,,2023年杭州亞運會亞軍。兩次參加奧運會,,東京奧運會進入八強,,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冠軍。
8月25日,,常園在河北日報報業(yè)集團接受采訪,。記者趙杰攝
多打一場都是賺的
“來了來了。”8月25日14時,,在一陣低呼聲中,,一輛轎車駛入河北日報報業(yè)集團院內,停在智媒中心樓前,。開門,、下車,、關門、鎖車,,大家這才注意到,,開車的姑娘就是常園。
腳步輕盈,,笑容滿面,,常園主動伸過來的手,沒有想象中粗糲,,骨感中略帶力量,。這位身高一米六五的石家莊姑娘,體重54公斤,,體脂率保持在15%左右,,看起來健美修長。
結束了巴黎奧運之旅,,常園最近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
“被問到最多的還是奧運比賽。”常園說,,正好,她也有很多感受和體會,,要和大家分享,。
2016年里約奧運會陪練,2021年東京奧運會止步八強,。“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奧運會,,去之前我就安慰自己,放輕松,,多打一場都是賺的,。”常園笑著分享她當時的心態(tài)。
但實際上,,常園進入八強后一路開掛——4∶1擊敗1號種子,、保加利亞選手彼得洛娃進入半決賽;3∶2戰(zhàn)勝4號種子,、朝鮮拳手方哲美闖入決賽,;5∶0橫掃土耳其選手阿克巴什,最終拿下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
常園的奪冠之路看似氣勢如虹,,其實,比賽前她也緊張,。
直到贏下彼得洛娃后看新聞,,常園才知道擊敗的這位,,是拳擊女子54公斤級的1號種子選手。
“拿到運動員比賽名單時,,確實看到每個人名字后面有不同數字,,我的后面標注著8,但當時不清楚這代表什么,。”常園說,。
8號種子選手擊敗1號種子選手,一時登上新聞熱搜,。但對常園來說,,最難的比賽在后頭——對陣4號種子選手方哲美。
“這是我學習拳擊15年以來,,最緊張的一場對決,。”常園笑著說。
8月4日,,常園提前3小時就到了拳擊比賽現場,。“我就這么坐著,不說話,,也不動,。”常園雙腿并攏,雙手緊握放在膝蓋上演示了下,,“甚至感覺全身每個細胞都在緊張,。”
比賽即將開始,常園跨過圍繩的腿還在因緊張而抖動,。
“太想贏了,。”常園說,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拳擊女子51公斤級決賽,,常園戰(zhàn)勝方哲美拿到金牌,。但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常園輸給方哲美獲得銀牌,。
“在家門口輸給對手后,,我就一直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復仇’,,一定要贏回來,。”常園攥緊拳頭說。
轉播鏡頭沒有捕捉到常園上場前教練的囑咐,,只有兩個字:專注,。
“上一屆東京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輸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太多,。”常園說,,競技體育中,,運動員緊張往往不是害怕對手,而是太想贏,。
比賽前,,常園睡不好,腦子里反復演練各種戰(zhàn)術——中距離怎么打,,遠距離怎么打……“實際上場,,一點用不到。包括教練在現場指揮,,他判斷完喊出來,,到我聽到反應出去,根本來不及,。”常園說,,最終,她決定——豁出去了,。
一上場,,常園亮出一副不要命的打法,提高節(jié)奏,、一路猛攻,,大比分贏下第一局。“這給了我很大信心,,我還不錯啊,。”常園順勢拿下第二局。
“這時候又開始多想了,,又開始滿腦子想贏,心思就跳出了技術,,所以第三局被對手扳回一局,。”常園總結這場比賽的經驗教訓。
也是這次險勝,,讓常園重新調整心態(tài),,在決賽中5∶0大比分戰(zhàn)勝對手,最終將金牌收入囊中,。
8月25日,,常園在縱覽新聞拍照留念。記者趙杰攝
只有熱愛才能堅守
常園的抖音號上,,置頂的第一條視頻發(fā)布于2021年,,那是她從東京奧運會帶著遺憾回國。在回復網友的留言時,,她這樣寫道:我會擦干眼淚,,繼續(xù)在征戰(zhàn)的路上,,下一次我一定會更好。
這是巴黎奧運會前,,常園輸的兩場重要比賽之一,。
“東京奧運會沒進入四強,接受不了,?;貒蟠蛲甑谑膶萌\會,我就跟隊里請了一年假,。”常園記得,,回到行唐縣的家里,她每天上午睡到10時多,,起來買菜做飯,,下午去打球、健身,,晚上和朋友們聚會吃飯,。
從9歲進入體校學武術,訓練就是常園的日常,。常園回憶,,休假的前幾個月,她還覺得沒有緊張的訓練,,“解脫”了,。4個月后,她有點兒慌,。“我開始琢磨,,還能不能堅持?是不是真不行了,?要不要退役,?”常園說。
這時,,教練孟才成給她發(fā)來一條微信,。視頻中,熟悉的隊友們正在訓練,。留言是:看,,你甘心嗎?
“哭了,,一看就哭了,。”常園回憶,她怎么會甘心,?非常不甘心,。
9歲時常園跟著父親和爺爺學武術,,10歲被選入石家莊體育運動學校學跆拳道。練了不到一年,,河北女子拳擊隊組建,。常園看到拳擊隊在訓練,跟教練說:“我要練這個,!”
2009年,,12歲的常園跟教練軟磨硬泡,硬是把項目改成了拳擊,。2012年,,拳擊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我們是第二批女子拳擊運動員,,好幾代人的夢想,,就是拿一塊奧運金牌回來。”常園說,。
“只有熱愛才能堅守,。我不是很熱愛嗎?”常園選擇回到國家女子拳擊隊,。
8個月沒有進行系統(tǒng)訓練,,常園從體能到技術明顯下滑。很多動作,,她能想到,,卻做不出來。
“別人休假長肉,,我掉秤,。不訓練,吃得就少了,,體重輕了,,肌肉也掉了。”歸隊后,,常園必須增重,,“每頓飯教練都讓我多吃點,,有時候還讓我?guī)Щ厮奚峒硬汀?rdquo;
但高強度的訓練消耗非常大,。每天兩場訓練,每場訓練后體重都會減輕1.5-2公斤,。
訓練的強度有多大呢,?
每天上午、下午各2個多小時的訓練中,,往往4個400米之后,,緊跟著4個600米,,再來4個800米、4個1000米,。中間穿插著打沙包,、空擊、跳繩等訓練,。“下訓后,,經常累到坐在宿舍地上不想動、話也不想說,。”常園說,,即便如此,她也經常加練,,對著鏡子糾正動作,,一遍不行就兩遍。
今年2月上映的電影《熱辣滾燙》,,因為和拳擊項目有關,,常園特意抽時間去看。
“看到最后我哭了,。”常園說,,賈玲扮演的杜樂瑩被對手打到鼻青臉腫,依然堅持,。這讓她想到了一直在堅持的隊友們,。
拳擊男子92公斤級選手韓雪振,在東京奧運會前和常園一起去約旦打奧運會資格賽,。“小韓沒打進,。他跑過來跟我說,‘園姐,,我不能跟你一起去奧運會了,。’”常園當時對這句話沒有太大感觸。
杭州亞運會上,,韓雪振拿到一塊銀牌,,也拿到了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但這場比賽,,韓雪振半邊臉都在對手重擊下變形,。“他下場我就哭了,問他疼不疼,?”常園沒想到,,韓雪振卻興奮地跟她說:“園姐,我終于能和你一起去奧運會了。”
韓雪振在巴黎奧運會拳擊男子92公斤級中止步八強,。“但在我心里,,他的堅持和熱愛也打出了競技運動員的風采。”常園說,。
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
8月9日,,常園在拿到奧運金牌后,發(fā)了這樣一條微博:要感謝很多人,,感謝祖國的強大力量,,感謝父母的支持和信任,感謝中國拳擊隊,,感謝領導,、教練和所有支持我的人。
在發(fā)這條微博前,,奪冠比賽下場后拿到手機的一刻,,常園發(fā)現未接電話和未讀微信爆了。“我先回復我的陪練阮木蘭,,她從上一屆奧運會陪伴我到這一屆,,這塊金牌有她的一半。”常園這樣說,。
常園也當過陪練,。
2016年,她被選入國家女子拳擊隊為前奧運銀牌得主任燦燦當陪練,。“特別高興,,只要能進國家隊學習,干什么都行,。我還年輕,,學習的機會有了,還怕沒機會上場比賽,?”常園說,。
一般,女運動員的陪練級別都大于自身級別或者是男性,。一次,,男陪練沒有聽清哨聲,在常園放下防備時一拳將她打“黑屏”,。
“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常園說,,也因此,,她比賽時不敢讓母親看,“怕她心疼”,。
8月17日,,常園回到家鄉(xiāng)行唐縣,面對擦眼淚的父親,,她想不出別的辦法安慰,,就摘下胸前的獎牌遞給了他。
“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常園說,。
8月9日,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比賽結束,,裁判高舉起常園的手,,代表她獲勝。古巴教練勞爾跑上臺把常園高高抱起,。“為了這一幕,,教練在進入奧運會時就調侃,說他要多吃點肉,,好在我們奪冠時,,能把我們每個人都抱起來,他做到了,。”常園說到這兒,,也笑了。
勞爾被隊員們叫國王,,他特意問翻譯,,國王的女兒叫什么。從那,,他開始喊常園“公主”,。
每次訓練完,隊員們累癱在地,,勞爾會從口袋里變出一顆糖遞過去,。“他永遠會鼓勵你,說相信你可以的,。”這對于巴黎奧運會前經歷兩次打擊的常園來說,,格外重要。
也是勞爾,,根據常園的特點為她量身定制,,一改過去游走打法,讓她在賽場上更有攻擊性和侵略性,。
8月12日,,從巴黎回國的常園,,盡管戴著口罩,還是在機場被粉絲認了出來,。“為了中國拳擊發(fā)展,,我可以接受這個出名的煩惱。”常園笑起來,,用手攏了攏頭發(fā),。
梳頭發(fā)是她每次比賽結束后的標志性動作。“每次教練都讓我編拳擊辮,,我不,,那樣不酷。”常園固執(zhí)的原因,,是她喜歡每次摘下保護頭套將長發(fā)甩出的“帥”,。
“練拳擊、打比賽是愛好,,和做美美的女孩子并不沖突,。”常園說話間隙比畫了一下,記者注意到,,這位奧運冠軍的美甲非常漂亮,。(河北日報記者 白云 王偉宏)
2024年8月8日,常園(右)與阿克巴什在比賽中,。當日,,在巴黎奧運會拳擊項目女子54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常園戰(zhàn)勝土耳其選手阿克巴什,,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 記者手記
穩(wěn)住那根最難把控的弦
每一位奧運冠軍,都是踩著很多次比賽的獎牌登上奧運會領獎臺的,。但如果問他們最好的比賽是哪一場,?他們也都會說:下一場。
常園,,曾兩次“倒”在自己的心態(tài)面前,。
3年前的東京奧運會,去年的杭州亞運會,,她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懷著“必贏”的心態(tài),也被認為是奪冠熱門,。但兩次比賽,,兩次失敗。
每次比賽前,,她甚至會“排兵布陣”:打贏了誰,,接下來面對誰,;再打贏誰,再面對誰,。然而,,賽場上的瞬息變化,很難掌控在計算中,。只能一場一場打,一場一場賽,。
競技場上,,運動員們拼的是技術,是體能,,也是心態(tài),。
巴黎奧運會跳水男子雙人3米板冠軍龍道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走上奧運賽場的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差異度不大,有些訓練中一跳一個10分的運動員,,為何在大賽中“失靈”,?說到底,還是心態(tài),。
男子雙人3米板決賽后,,龍道一面對媒體,開口就是自我批評,。他承認自己兩次出現失誤,,并道出原因——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沒有做到平常心,,特別擔心自己會讓教練和隊友失望,,所以迫切想要表現得更好,反而導致自己出現了失誤,。
常園大戰(zhàn)方哲美,,前兩局順利拿下后,因心態(tài)失衡,,丟掉第三局,。
想贏太正常了。多年的苦練,,誰不想贏,?
但心態(tài),那根最難把控的弦,,往往成為影響運動員發(fā)揮的致命一環(huán),。
常園在教練幫助下,,重新恢復信心,持續(xù)專注比賽,。龍道一在隊友鼓勵下,,摒棄雜念,放手一搏,。實力都是有的,,關鍵是看怎么發(fā)揮,怎么調動,。
也往往,,邁過這道坎,每一名職業(yè)運動員,,都會迎來新生,。
龍道一最后一跳,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動作細節(jié)上,,與搭檔用近乎完美的一跳,,鎖定這枚賽前被認為中國跳水隊“最不穩(wěn)”的金牌,為該隊歷史首次包攬單屆奧運金牌作出了重要貢獻,。
常園在決賽中,,已經不再考慮輸了怎么辦,專注于技戰(zhàn)法,,凌厲的進攻一度讓對方無法招架,。最終,為中國拳擊隊贏得隊史首枚女子奧運金牌,。
心弦,,是那根最難把控的弦,卻也是通往成功之路上不得不穩(wěn)穩(wěn)把控的“弦”,。沒有夢想和目標不可能成功,,但過于在意結果也會適得其反。如何適度把控,?或許,,常園和龍道一已經給出了答案。文/記者 王偉宏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