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像楊長在一樣被平山“種草”的游客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平山接待游客106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9.5%,,兩項指標均創(chuàng)新高,。
西柏坡。(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史晟全攝
“打卡游”變“深度游”,,原因何在,?
“從前是歡迎游客來,現在是要讓游客留下來,,光靠紅色不行,,還要不斷豐富旅游業(yè)態(tài)。”平山縣委書記張前鋒說,,圍繞紅,、綠、古,、溫四個方面發(fā)力,,平山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來、玩起來,、住下來,。
平山地處太行山東麓,是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兩個務必”在這里誕生,,“三大戰(zhàn)役”在這里指揮,,“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中共中央舊址里,,松柏蒼翠,,游人如織。毛澤東主席推過的碾子,、周恩來總理雨夜救人時提過的馬燈……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散發(fā)著濃濃的紅色氣息,。
來自重慶的游客王紅林說:“特意帶孩子來探尋紅色足跡,感受精神力量,,讓孩子知道祖國的繁榮昌盛來之不易,。”
9月18日拍攝的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村。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西柏坡這個耀眼的紅色地標,,是平山最大的亮點,。”平山縣副縣長郝春艷告訴記者,做足紅色文章,,他們積極整合周邊紅色資源,,培育紅色旅游業(yè)態(tài),建設紅旅小鎮(zhèn),,推出沉浸式實景演出《夢回西柏坡》,,持續(xù)擦亮西柏坡紅色旅游名片。
同時,,平山縣還深入挖掘光祿山革命歷史文化,,建成集紅色教育、鄉(xiāng)村旅游于一體的光祿山風景區(qū),。“革命圣地 永放光芒”“勝利之聲 信仰高地”“紅色村莊 革命足跡”……如今,,沿著紅色主題線路游平山,已成為各地游客的“走心”選擇,。
“紅是特色,,但平山絕對不止這一面。”郝春艷說,,平山旅游資源豐富,,有森林、奇峰,、飛瀑,、溫泉等自然景觀和資源,有古中山國等歷史文化景觀,,還有北莊,、南莊,、李家莊等鄉(xiāng)村景觀,把這些景觀串珠成鏈,,就能吸引游客進行深度旅游,。
距離西柏坡直線距離20公里的沕沕水景區(qū),瀑布從半山泉洞涌出,,飛流直下,,落差近百米,非常壯觀,。
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平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老兩口來了4天了,還不想走呢,。”9月24日,,遼寧游客陳寶珠說,他們參觀了西柏坡,,游了天桂山,,晚上住紅崖谷民宿,在小院里觀星望月,、品嘗美食,,還準備去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看看。
對駝梁,、天桂山,、沕沕水等風景區(qū)進行改造提升,做美綠色生態(tài)游,;發(fā)揮溫塘溫泉獨特優(yōu)勢,,做活溫泉康養(yǎng)游;持續(xù)推進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精中山古文化游,;發(fā)展觀光農業(yè)、休閑采摘,、特色民宿等多元業(yè)態(tài),,做優(yōu)特色鄉(xiāng)村游……“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平山正為游客打開“詩與遠方”的萬千想象,。
“火起來”“紅下去”,,離不開口碑和服務。
有人擔心山區(qū)交通不便,,平山便全力推動西柏坡高速,、西阜高速建成通車,實施溫塘至天桂山旅游專線,、滹沱河景觀大道等多個路網項目,,開通6條旅游專線公交,,把各個景區(qū)景點“連點成線”,讓交通更“絲滑”,。
來了就是家里人,。當地政府沿旅游路線建成7個旅游驛站,配建3個自駕車營地,、7個生態(tài)停車場,、229個旅游廁所,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10個4A級以上景區(qū)全部接入智慧旅游管理平臺,,提供線上咨詢、購票等服務,,實現“一部手機游平山”。
縣域文旅發(fā)展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入選第一批河北旅游名縣后,我們更有動力了,。”郝春艷說,,他們要持續(xù)深挖特色文旅資源,把產業(yè)鏈條拉得更長一些,,把產業(yè)生態(tài)搞得更豐富一些,,努力把平山打造成為紅色引領、文旅融合的紅色旅游首選地,、休閑康養(yǎng)目的地,。(河北日報記者 周潔 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