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子村黨支部書記曹建民(右)和雄安國創(chuàng)中心相關負責人,一起查看“數字淀鄉(xiāng)”平臺信息,。 李暢攝
本報記者 韓梅
“請把今天無人機四次起降采集的信息展示出來,。”張文波在李莊子村“數字淀鄉(xiāng)”示范基地大屏幕前,有條不紊地布置著,,隨后,,大屏幕上就顯示出實時信息,全鎮(zhèn)13個村的村委會即可得到相關信息,。
“這個系統不僅對白洋淀水環(huán)境安全進行監(jiān)測,,還能對淀邊房屋、橋梁,、邊坡等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險情,即時傳遞到村委會網格化管理員,,管理員最快3分鐘內通知村民,,并采取措施排除險情。”
張文波是北京智匯云舟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看著運用公司新研發(fā)的技術在白洋淀淀邊村落地,,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成立于2012年的北京智匯云舟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海淀區(qū)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數字孿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之一。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該公司也是視頻孿生技術的首倡者,。
今年年初,張文波來到雄安,,看到白洋淀水清天藍,,美景如畫,環(huán)淀143個村莊分布其間,,寧靜秀美,。其中78個淀中村和淀邊村全部實施了北京環(huán)衛(wèi)集團承辦的生活垃圾清運出淀項目,實現了“不讓一滴污水入白洋淀”,。
淀區(qū)村莊普遍四面環(huán)水,,小橋遍布,,房屋連著荷塘,出門就要劃船,,通常全村只有一條幽長狹窄的小路與陸地相連,。
“然而,與塔吊林立,、日新月異的雄安新區(qū)陸地部分相比,,這里沒有工地、沒有高樓大廈,,乍看上去,,還是過去的老樣子,幾乎感受不到雄安新區(qū)的‘新’,。”他說,。
“白洋淀水清了,天藍了,,村莊變美了,,但是我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張文波說,。
在趙北口鎮(zhèn)西街村,,張文波了解到,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或移居到雄安北部的高層住宅,,村中常住人口中,,老人和留守兒童占八成。“村中有不少淀邊房屋,、橋梁,、邊坡,安全問題突出,,若出現險情,,老人兒童很少能提前發(fā)現。”
“另外,,村民收入以淀上旅游和打漁為主,,而旅游旺季往往在雨多的夏季,一旦發(fā)生險情,,游船和游客安全管理也存在較大風險,。”
“而這些預警和提醒,全靠村干部輪流巡防,,每天要挨家挨戶檢查,,管理成本高。”張文波說,,村干部中流傳著順口溜:“上半年防火,,下半年防洪”,,一年四季忙不停。
“淀邊村急需快速,、高效的現代化手段實施預警和治理,。”張文波萌發(fā)了用公司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視頻孿生技術,實現白洋淀村莊治理“數字化”的念頭,。
在西街村調研時,,張文波欣喜地看到,,這個村的老人,,手腕上戴有安全報警裝置,村街上的飯館和民宿,、超市,,安裝有數字人民幣支付系統。
于是張文波順藤摸瓜,,找到了這些項目的技術提供者——雄安國創(chuàng)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安全與時空研究所,,原來這家研究所正在尋求合作,進一步實施“數字淀鄉(xiāng)”試點工程,。雙方一拍即合,,智匯云舟團隊簽約入駐雄安科創(chuàng)中心,注冊了智匯云舟(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同時與該所聯合成立了國創(chuàng)云舟時空融合聯合實驗室,,并與同期簽約入駐雄安科創(chuàng)中心的北京遠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雄安新區(qū)“數字淀鄉(xiāng)”第一村,。合作項目指揮平臺就落在處于趙北口鎮(zhèn)中心位置的李莊子村,。
“我們在李莊子村已經開展的一期‘數字淀鄉(xiāng)’項目中,運用了我公司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視頻孿生時空融合技術,,開啟了更精細,、更高效、更現代化的數字水鄉(xiāng)治理模式,。”張文波說,。
走進李莊子村“數字淀鄉(xiāng)”指揮中心,只見門口的荷塘堤坡下,,安裝有邊坡監(jiān)測裝置,。“邊坡一旦出現險情,危坡報警裝置立刻回傳信息給指揮中心,,實現第一時間預警,。”雄安國創(chuàng)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安全與時空研究所副院長羨春輝邊檢查報警裝置邊說。
門口的水面上,,一排安裝有北斗定位和監(jiān)控設備的游船整裝待發(fā),,通過這些設備,,指揮中心可以監(jiān)測到游船位置是否安全、空中無人機監(jiān)測到游客是否穿著救生衣,,一旦發(fā)現險情,,或者違規(guī)行為,指揮中心就會立即發(fā)現,。
不光是荷塘邊坡上安裝有報警裝置,,記者在指揮中心所在的村委會老院子后墻上,也看到安裝有危房報警裝置,。
走到附近的小橋流水旁,,危橋報警裝置映入眼簾。這些裝置與指揮中心相連接,,覆蓋全鎮(zhèn)13個村莊,,一旦遇到險情,可實現實時預警,。
記者在李莊子村“數字淀鄉(xiāng)”指揮中心看到,,屋頂上安裝有自動開啟無人機機巢。村民李博告訴記者,,村里的人都認識這架無人機,,每天上午、下午自動飛兩次,,每次飛20多分鐘,,可以定時、定位飛行,。村民叫它北京來的安全“小護士”,。
李莊子村村委干部張博對記者說:“過去一到汛期和防火季節(jié),我每天都要挨家挨戶去檢查,,一天走2萬步,,勞心又勞力,有時候檢查不出險情,,還不受待見,,沒人搭理。今年6月以來,,有了這個‘數字淀鄉(xiāng)’項目,,村干部再不用跑腿,安全裝置一報警,,我們再去村民家救援?,F在村民見到我,就知道一定有事,紛紛主動迎上來,。”
親歷者說
張文波:“讓白洋淀水鄉(xiāng)全變成數字淀鄉(xiāng)”
“我們緊密圍繞鄉(xiāng)村治理現狀和業(yè)務需求,,依托數字淀鄉(xiāng)實時實景一張圖,從強化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水鄉(xiāng)治理能力和促進產業(yè)發(fā)展三個方向來全面提升鄉(xiāng)村數字化治理與服務能力,。”北京智匯云舟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文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首先,,利用北斗,、5G、智能傳感,、AI分析,、無人機巡查技術對游船、坑塘,、臨淀房屋,、橋梁等進行實時監(jiān)控,有效賦能安全監(jiān)測,、預警和應急處置;
其次,,以數字化手段提升日常工作效率,,依托網格化、積分制等務實管用的治理方式,,為鄉(xiāng)村治理提供有力抓手,;
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游船,、農家院進行管理,,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吸引更多游客,,提高農民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xù)跟進技術研究與落地,,創(chuàng)新性提升系統功能,,將北斗時空信息技術和視頻孿生技術應用到水村治理的更多領域,將來覆蓋143個村莊,,讓白洋淀水鄉(xiāng)全部變成數字淀鄉(xiāng),。”張文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