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日報 記者 史娜
夏日的陽光洋洋灑灑地投射到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透過高聳挺拔的水杉樹,,樹影婆娑斑駁,,林海蒼翠連綿,綠草如茵鋪展,,全長14.1華里的林海與湛藍的大海蜿蜒相依,,宛若一條鑲嵌在城市與大海間的翡翠項鏈,成為城市最精美的裝飾品,。
建國初期,,這里還是一片沿海沙漠——風起沙揚、黃塵彌漫,。據家住海港區(qū)西港鎮(zhèn)歸提寨村的老人講,,每逢大風天氣,附近的農田和道路常被海沙埋沒,。1950年,,河北海濱造林局成立,后幾經更名為秦皇島市海濱林場,。林場當年的主要工作是植樹造林,、防風固沙。但因此地種樹成活率較低,,植樹造林工作異常艱難,。林場工作人員經多年探索,終于找到了退化沙灘造林的科學方法:將樹根帶土用草簾包裹住,,整體移栽到沙地里,,澆水施肥。同時,,優(yōu)選適宜在沙地和沼澤地生長的樹種,,如小葉楊、加拿大楊,、旱柳,、刺槐,、紫穗槐等,提高樹木成活率,。經過一代又一代林業(y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北戴河和海港區(qū)之間的嚴重沙漠化地帶,建起了一條綠色生態(tài)走廊,,萬畝濱海沙漠變成了一片綠洲,。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各項生態(tài)修復和國土綠化工作,,持續(xù)實施營林綠化,,不斷鞏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全力建設綠美家園,。
如今的海濱林場東臨渤海,,西倚京山鐵路,經營面積1.58萬畝,,森林覆蓋率73.34%,,森林蓄積量11.04萬立方米,每天可釋放氧氣750噸,,空氣負氧離子濃度7000至9000個/立方厘米,。2016年被中國林業(yè)產業(yè)聯合會授予“中國森林體驗基地”稱號。
湯河兩岸芳草萋萋,,綠樹成蔭,。 記者 方竟凱 攝
“十三五”期間,我市確立“生態(tài)立市”戰(zhàn)略,,瞄準“京津冀城市群生態(tài)標兵城市”目標,,實施“林業(yè)增綠增效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資源穩(wěn)步增長,,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森林城市”,。多年來,市委,、市政府把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作為調動全社會力量推進國土綠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率先垂范,廣大干部群眾踴躍參與,,在機關社區(qū),、城鎮(zhèn)園區(qū)、公路沿線,、河湖沿岸,,持續(xù)植樹種草,,連續(xù)多年超額完成省營造林任務,愛綠,、護綠,、植綠的觀念深深根植于港城人民心中。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我市林地415.71萬畝,、草地83.5萬畝。根據省濕地保護規(guī)劃,,我市濕地65.36萬畝,。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ōu)化后,全市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地7個,,省級自然保護地4個,。到2023年底,我市中心城區(qū)綠化覆蓋率41.38%,,公園,、游園達163處,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3平方米,;高鐵高速兩側綠色景觀全面提升,,城市區(qū)綠廊綠道達153公里,“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風貌愈發(fā)彰顯,。
從護林護綠靠自覺到全民共植一片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綠色福利,。2024年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關鍵之年,,我市將繼續(xù)開展國土綠化工作,加快推進營林撫育,、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復,,啟動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積極推進灌木林地經營提升,,全面開展綠化提升村建設,。截至6月底,我市完成全域村莊綠化栽植各類樹木14.9萬株,,折合面積0.29萬畝,,占全年任務的86.8%,13個省級森林鄉(xiāng)村和65個村莊綠化提升村建設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