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wǎng)訊 1月3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該項目占地約120畝,,總建筑面積約7.31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館,。該館位于保定市東三環(huán)以東、東風路以南,、黃花溝以西,,緊鄰東湖水系,與關漢卿大劇院等文化空間串聯(lián),,打造沿東湖水系文化帶,,助力保定“博物館之城”創(chuàng)建工作。
1月3日上午,,記者在開館儀式現(xiàn)場了解到,,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是河北省重點項目,由保定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攜手共建,。以古生物化石為載體,,系統(tǒng)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tài)學,、古人類學以及進化論知識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以“自然·生命·人”為展覽主題,以“演化”為展覽主線,,從自然,、生命、人類三個方面進行主題化展示,,講述自然歷史故事,,闡釋物種復雜關系,解讀動物生存智慧,,向觀眾傳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自然觀,。
館內(nèi)常設地球脈動、遠古海洋,、恐龍帝國,、哺乳新生、滅絕之殤五大展廳。其中,,該館“鎮(zhèn)館之寶”——全世界唯一一件接近完成的中華猛龍骨骼標本,,就陳列在該館“恐龍帝國”展廳內(nèi)。
除了實物類展品,,該館還通過VR影像,、投影多媒體設備講解更多知識,詳細解讀各主要類群的演化及生態(tài)習性,。帶領游客逐步領略自然的奇妙,,探訪不同生境下棲息的生物又是如何演化而來。通過古生物化石,、現(xiàn)生動物,、巖石、礦物等自然資源,,生動展示了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歷程。每一個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引領著觀眾穿越時空,,親身體驗生命演化的壯麗畫卷。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劉山杉,、程功 實習記者沈佳琪,、張藝菲
河青新聞網(wǎng)編輯張嘉怡|頻道主編耿碩|頻道監(jiān)制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