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涌,又到夏收時。涉縣西達鎮(zhèn)臺華村用“廢土”墊出的120畝良田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6月9日,,在臺華村,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的麥田里來回作業(yè),,收割,、脫粒、碎稈一氣呵成,。西達鎮(zhèn)臺華村黨支部書記,、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席國成手捧金燦燦的麥粒,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誰曾想到,,這里幾年前還是碎石遍地,寸草不生的荒灘。席國成回憶說,,“2016年7月19日,,涉縣暴雨如注,12小時內最大降雨量達到460毫米,,超1996年發(fā)生洪災時三日的降雨量總和,,創(chuàng)歷史極值。涉縣多個鄉(xiāng)鎮(zhèn)均不同程度遭到山洪侵襲,,臺華村也不例外,,山洪卷夾著泥沙、碎石從大佛山上直瀉而下,,沖毀了堤壩,,損毀了道路,沖倒了不少房屋,,堤壩旁近500畝河灘也被碎石掩埋,,由于當時村集體經濟拮據,清理碎石的工作遲遲未能開展,。隨著太行山高速,、234國道的開工建設,我們發(fā)現道路修建中會產生大量的‘廢土’,,這些‘廢土’對于我們山區(qū)來說可是太珍貴了,,我們清理河灘里的垃圾,用鉤機,、鏟車平整凸凹溝壑,用運回的‘廢土’掩埋住河灘上的碎石,,足足墊了70公分厚,。”
荒灘變成良田后,該村經濟合作社負責經營管理,,他們依據當地的自然氣候,、種植歷史和經濟效益,在去年冬天第一次種植了小麥,。席國成介紹,,他們試種了120畝小麥,按畝產600斤,,每斤1.2元計算,,就此一項,村集體年收入就能增加8萬多元,。
看著一袋袋麥子裝上車,,席國成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收完麥子后,我們再種上玉米,、紅薯等農作物,,增加村集體收入,。”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苑延濤
圖片轉自涉縣融媒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