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勞動日報社記者 趙亮
今天,,我想用鏡頭和大家講述一下我們父子三代與唐山南湖的故事,。
這些照片,是我老爸在90年代初拍攝的南湖一角,。當(dāng)時,,我六七歲,這里還不叫“南湖”,,而是我可以隨時去撈魚的“南大洼”,。有一次爸爸帶我去玩,掏出一個神秘的小黑盒子,,對著遠處按了幾下,,就有了這些照片。后來我才知道,,那個小黑盒就是照相機,。正是家中這臺珍貴的相機,記錄了我和南湖的緣分,,也開啟了我未來職業(yè)的大門,。
趙亮父親在90年代拍攝的“南湖”,。資料圖
南大洼是南湖的前身,。聽老爸說,南大洼原本也是平地,,后來因為不斷開采煤炭,,地面塌陷下去,,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從這里開采出去的煤炭支援了國家建設(shè),,立了大功,。
長大后,我遺傳了老爸的基因,,也喜歡上了攝影,,并且拍攝了很多家鄉(xiāng)美景,但最念念不忘的還是小時候經(jīng)常來撈魚的地方,。小水塘一點點連成大湖面,,植被慢慢增多,景色漸漸變美,,臟亂的垃圾山變成了美麗的鳳凰臺,,我有幸用鏡頭見證了這里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有人說,,能把事業(yè)與愛好相結(jié)合是幸福的,,而我就是這個幸福的人。
不知從何時起,,“南大洼”這個名字漸漸被人遺忘,,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我們的城市會客廳南湖也被賦予了更加美好的新標(biāo)簽,。
在我的鏡頭里,,塌陷地上辦起了世界園藝博覽會,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共同欣賞世園美景,。后世園時代,這里體育賽事不斷,,文化活動豐富,,游客們扶老攜幼走進園區(qū),可以在碧波蕩漾的湖邊坐一坐,,也可以在湖畔餐廳享受一番美味,。到了晚上,還能盡情欣賞大型音樂會,、無人機表演和燈光水舞秀,。總之,,這里的業(yè)態(tài)越來越豐富,,無論是誰,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休閑方式。隨著時間流逝,,原來的南大洼也變成為了現(xiàn)在的國家5A級景區(qū),。
今年春節(jié),來自約旦,、泰國等1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和家屬來到唐山,,他們參觀了南湖春節(jié)燈會。我隨機采訪了一位外國友人,,聽到他口中那句熟悉的“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后,,我感到十分驚訝。他告訴我,,他之前就看過南湖的圖片和視頻,,很早就想來這兒看看,這次終于看到實景,,確實名不虛傳,。說著,他把手機里收藏的圖片給我看,,看完我更是驚呆了,,這里居然有我拍攝的照片。
近幾年,,我有幸加入報社外宣團隊,,通過中央媒體向國內(nèi)外刊發(fā)了不少有關(guān)南湖的攝影和視頻作品。何其有幸,,我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南湖美景,,吸引了國內(nèi)外游客跨過山河大海,來探索南湖的前世今生,,來享受這里的美食美景,。
有時,我正在南湖拍照,,旁邊偶爾會傳來幾句不標(biāo)準(zhǔn)的中文“能幫我們拍張照嗎,?”“Of course!”后來幫助前來旅游的國際友人拍攝旅游紀(jì)念照也漸漸成了我工作中常有的事。身為一名攝影記者,,我為能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現(xiàn)美麗家鄉(xiāng),、美麗河北,深感自豪,。
如今的南湖景色,。資料圖
南湖之美,是唐山美麗蛻變的一個華章,。南湖在成長,,家鄉(xiāng)在變化,而我家一直沒變的就是都愛拍照。我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對我手中的相機很感興趣,,我是攝影記者,又姓趙,,干脆就給他起了個小名叫“趙相機”,,他在漸漸長大,他身邊的南湖也在慢慢變美,,小趙相機接過我的鏡頭,,繼續(xù)見證著南湖的變遷。這,,就是我們父子三代與南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