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定博”,、賞國寶、長知識……這是賈雷給跟他一起回定州老家的妻兒準備的“驚喜”,。
“太有氣勢了,!”賈雷一家人被定州博物館典雅恢宏的造型驚艷了,。這座建筑以中山國文化為依據(jù),,層層疊疊的飛檐斗拱盡現(xiàn)大漢王朝的恢宏氣勢。
拾級而上,,在定州博物館的入口處,,來此參觀的游客已經(jīng)自覺排起了長隊。排隊進入展廳,,首先進入的是漢家陵闋展廳,。柔和的燈光下,獨立展柜中的漢玉瑰寶——青玉龍螭銜環(huán)谷紋璧分外顯眼,。“這塊玉璧可真大,。你看!上面還有兩條‘小龍’,,它們是在保護谷穗嗎,?”游客中不時傳來贊嘆聲。
“這兩條‘小龍’一條是龍,,一條是螭,。這塊玉璧是國寶級文物,它是從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通高30.5厘米,,厚約1.1厘米,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完整的玉璧,。”定州博物館專職講解員孫芳說,,“這是古人祭祀用的禮器,,旨在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原來光知道定州有貢院,、開元寺塔等歷史建筑,真沒想到定州博物館里居然藏著這么多寶貝,!”穿梭在如織的人流里,,不時能聽到游客的贊嘆。“這個銅鏡上的花紋真好看,,要是能拿在手里仔細看看就好了,。”在塵外千年展廳,一位游客被一件名叫鸞鳥紋銅鏡的展品吸引住了,。“用這個看吧,。”正在展廳巡視的定州博物館館長齊增玲邊說,邊指導她利用展柜旁的360度全角度賞析屏幕,,近距離,、全角度地觀賞文物上的各種細節(jié)。
“現(xiàn)在定州博物館已經(jīng)成為游覽定州的‘打卡勝地’,,近三年來每年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齊增玲說,定州博物館是全國館藏文物數(shù)量最多,、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縣級博物館,,他們將發(fā)揮文物資源優(yōu)勢,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成為定州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重要推力。
河北日報記者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