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很多人感到很陌生,這跟我們的生活有多大關系,?
互聯(lián)網上有這么一組數(shù)據(jù):一只中型體型的狗,,每年碳排放量大約為4233千克,少搭乘一部電梯,,可以減少0.228千克的碳排放量……這么說,,是不是感覺和生活更貼近了呢?
再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截至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50%,,中國為全球提供了50%的風電設備,75%的光伏組件,,這是國際碳中和進程中的“中國貢獻”,雄安新區(qū)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建設綠色生態(tài)宜居新城區(qū),。
當前,雄安新區(qū)進入大規(guī)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城市框架逐步顯現(xiàn),。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活圈正在構建,,綠色建筑成為一大特色,首個碳中和廣場正在建設中……
本期《大咖雄安說》邀請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院長蔣慶哲,;中國電建地產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電建雄安建發(fā)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周全與記者共同深入探討,解密“碳達峰,、碳中和離我們有多遠,?”